举报
显色指数CRI和电视灯光一致性指数(TLCI)为何不同
TLCI标准的产生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对显色性的定义是:与标准的参考光源相比较,一种光源对物体颜色外貌所产生的效果。
许多年以来,人们一直用显色指数CRI(ColorRendering Index)作为评判光源对真实色彩还原的能力。CRI是针对人的眼睛来确定的,是一种光源与标准光源相比较之下,在颜色辨认方面的测量方式。它目前仍是一种得到普遍认可的度量光源显色能力的标准。
在这个评价体系中,钨丝灯的CRI表现最好,几乎可达到100,其他光源由于光谱的不连续性,CRI都比钨丝灯的低。近几年,在电影电视拍摄的照明环境中,LED光源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由于LED光源发光原理和光谱分布的特殊性,有时候,CRI指数很高的光源,在电影电视的拍摄环境下使用时,也会因光谱成分与摄像机的感光芯片彩色特性的不匹配,表现出输出画面颜色上的偏差。这些偏差虽然可通过后期调色的办法来加以适度校正,但通常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结果往往也不尽如人意。
因此,这就需要一个新的度量标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人眼对光源光色的感知程度,还要能反映摄像机对光色的接收和色彩的还原程度。为此目的,EBU的LED灯光小组基于“电视灯光一致性指数”(TLCI)和“电视灯光匹配系数”(TLMF)开发了一个测量程序。两种方法目前都在SMPTE标准化制定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