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观察:叫好不叫座 照明电商陷亏损困局
照明行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LED照明电商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位置,大约80%的企业在亏损,10%的企业保本微利,赚钱的企业不超过10%。
电商步入稳定期 LED照企赚少赔多?
电商机构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照明产品网购市场规模约达146.83元,在所有销售通路中占比为14.4%。对于LED新兴的中小企业而言,电商渠道投入成本相对较小,作为前期推广看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适合电商平台。有行业人士表示,电商的出现应该是一种补充,而不能作为未来发展的唯一砝码。
“电商这两年已经逐渐从一个高速增长期步入比较稳定的阶段,仅作为企业‘占位’角度来考虑,蜂拥而上的时期已经过去,不专业的企业也会越来越少。”翰源照明总经理李权认为,做照明电商的亏损企业会越来越多,20% 的强势品牌,将占有 80% 的市场份额,这是大势所趋。
哪些企业才能成为那鲜有的 20% 呢?李权认为,一类就是能力比较强的,包括在品牌这一领域有极大优势的企业,另一类则是“小而美”的企业。市场定位不明确的“中间型”企业则生存比较艰难。
“互联网+”现状:外热内冷、有价无市
以往我们在谈外行跨界 LED,如今风向却有所转变:LED 界跨界互联网,靠不靠谱还是未知数,但已知的一点是,LED 行业坐不住了,这次要主动出击,在当前疲软的市场环境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现状来看,“互联网 +”处于初级阶段,也就是都在热谈但是没有落实的理论阶段,诚然是外热内冷、有价无市的状态。各领域针对“互联网 +”都会做一定的论证与探索,但是大部分商家仍旧会处于观望的阶段。
从探索与实践的层面上,互联网商家会比传统企业主动,毕竟这些商家从诞生开始就不断用“互联网 +”去改变更多的行业,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可循,可以复制改造经验的模式去探索另外的区域,继而不断的融合更多的领域,持续扩大自己的生态圈。
另一方面,“互联网 +”真正难以改造的是那些非常传统的行业,但是这不意味着传统企业不能做互联网化的尝试。
很多传统企业都在过去几年就开始尝试营销的互联网化,多是借助B2B、B2C等电商平台来实现网络渠道的扩建,更多的线下企业还停留在信息推广与宣传的阶段,甚至不会、不敢或者不能尝试网络交易方面的营销,因为他们找不到合适的方案来解决线下渠道与线上渠道的冲突问题。还有一些商家自搭商城,但是成功的几率很小。这现象在LED行业来说尤为突出。
此外,电商补税措施也把不少LED照明企业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利润低于10%,征税后更多企业就要亏本。 不少商家表示,“还不如申请破产,或者直接跑路算了。”
虽然是调侃,但也表达了身处LED照明电商的无奈。某照企老总也认为,“如果电商征税,那 LED 电商就更难做了。”
外热内冷下照明电商的出路在哪?
“互联网 +”LED,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点在行业目前而言暂未得到“标准答案”。只是,大部分的照明人都在说,互联网是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趋势,而如何去做仍在探讨中。
照明营销模式首当其冲
传统的营销模式主要依靠经销商到灯都进行商品的采购,而采购的时间又集中在年初和年末两个旺季,虽然某些照明企业每年会有经销商会议和新品发布会,但往往是形式主义,更多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维护好与经销商的合作关系,这就造成了生产企业与终端用户的信息不对称,缺乏产品升级和新产品研发的有效信息,不利于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企业家们无法在传统渠道与互联网电商 ( 如 O2O 模式 ) 之间做出一个抉择;又或者没有提出创新的思路,去创造一个协同解决的机制,让这两种模式融合成为互补,或共肩并行,相得益彰等等。这些都是传统照明企业必须探讨与突破的问题。
目前照明商家竞争态势已经全面升级,建平台、抢资源、做规模、占先机,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不断结合,转变传统的销售模式,依托电商的精准渠道获取优质客户,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有行业人士表示,
照明行业与“互联网 +”的结合,即是“O2O”、“O2O+”等模式,即O2O模式与其他模式的有机结合,对于未来照明行业的发展起着引领作用。
不仅越来越多的照明企业在互联网上砸下重金,传统渠道卖场也会逐渐考虑向网络直接销售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