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面对LED照明产业的巨大商机和令人鼓舞的发展前景,世界各个国家围绕LED的研制展开了激烈的技术竞赛。
中国的LED照明产业自2003年以来快速发展,覆盖包括外延、芯片、封装、应用产品等上下游产业链,由此衍生了一系列实力很强的照明公司,发展前景一片良好。但是,这看似良好的发展前景却隐藏着重重危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对于LED技术研发的重视,现在的LED产品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低廉。

我国目前的LED生产主要集中在广东的沿海地区以及台湾地区,随着LED价格的下降,各LED生产企业也看好了近两年LED产品使用率的快速增长,尤其是欧美国家对于LED照明产品的大量需求,促使我国各LED企业期望通过内需和出口给企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据悉,LED照明灯具的生产成本普遍较低,并且近年来其也在逐渐下降,再加上国内外对于LED照明产品的需求不断加大,促使了国内企业大规模生产LED灯具。就出口这一方面来谈,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提出了全面禁止使用白炽灯和逐步淘汰白炽灯的文件,这使得这些国家对于LED照明产品的需求十分巨大。
从来,机遇和危机都是并存的。虽然LED产业在中国发展十分迅速,但快速的发展背后必然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危机四伏的产业链结构、产业结构失衡、缺乏核心技术和产品专利知识保护意识等等问题都让国内LED照明公司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对于国内LED发展的现状,国内部分的政府已经开始加强政府干预,宣布并执行废止国内商业银行对产能过剩企业限贷以及LED产业规划等措施。
不过,面对产业集中的爆发,对于市场而言并不全是好事。单一产业高速的发展会对市场形成扭曲的“向导”作用。其终将会引来更多资金的引入,加剧市场竞争。
与此同时,国外市场的巨大需求使得国内企业的大量生产,以及会有更多新兴的LED照明企业不断出现。一旦未来LED照明产品出现饱和,那么新一轮照明公司的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
从2013年的国家标委会的照明标准制修订计划,可以看到国家针对LED照明标准的制定和补充,有密集性的计划出台,这是在行业相对成熟的状态下,才有可能推出大量的标准。 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LED照明产业将更加成熟,标准也将日趋完善,未来会有有越来越多照明公司的产品品质得到提升和保证,照明技术会越来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