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片的咬花结构 分析

本帖最后由 raolianjiang 于 2010-3-27 12:52 编辑


咬花散热片


有一些散热片,鳍片表面做成了类似螺纹状的结构.
从理论上来讲,加大了散热面积,对散热的性能会有影响
.
不过据业内的一些朋友介绍,其实这样的设计对性能的影响非常有限,甚至可以忽略.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对这方面的产品做过研究,最好能分享一下您的经验.

:handshake

1.这种鳍片我们称为咬花,网络看到的数据,在自然对流中毫无作用,
但在强制对流时,可增加对流传热系数10%-15%

2.我记得有一本书上说,自然散热的下加波纹没影响, 只在强迫散热才有效果

3.资料表明,从流态角度考虑:
①紊流情况时,当紊流旺盛,底层层流厚度比粗糙点平均高度小,流体越过凸出点将引起涡流,使凹处流动得到改善,再加上粗糙点扩大了换热表面积,因此换热得到增强
②层流情况时,层流层厚度大于粗糙点高度,凹处流动情况不好,对流作用减弱,虽然粗糙点也扩大了换热面,但两种影响是相反的,综合的效果是换热与粗糙度无关
③从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角度考虑:
散热肋表面增加波纹不会对自然对流效果产生太大的影响,而强制对流时加波纹会有利于散热,但波纹高度一般应低于0.5mm。

  • 未标题-1 拷贝.jpg

回复数 68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