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观灯光看上海 优缺参半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景观照明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和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城市竞争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景观照明对城市经济发展,尤其是夜市经济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上海来说,尤其如是。景观照明被认为是“为夜上海梳妆打扮的美容师”,造就了“不夜城”的繁华娇媚。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夜上海,摩登的陆家嘴,富贵的老外滩,璀璨的南京路……这些关于上海的印象中,灯光扮演着重要角色。光影上海,除了展示绚丽美景外,对上海经济有怎样的贡献?如今面临哪些“困境”?
  景观照明是上海不可或缺的名片。
  在上海由一个临海小渔村蜕变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灯光一直是重要角色。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上海城市景观照明从无到有,到覆盖全城。迥异的风格、缤纷的色彩、典雅的宁静、闪烁的韵律,让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夜城。
  进入新世纪以后,上海的景观照明进入全新发展时期。借助2001年的APEC、2006年的六国峰会、2010年的世博会等多次大型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城市亮化工程的发展。据统计,目前上海的景观灯光线路全长140公里,覆盖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
  上海景观照明建设与运营一方面得益于上海经济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推进了上海的经济发展。其中较为明显的是,景观灯光建设促进了上海旅游业的发展。看上海夜景成为必备的旅游项目。据外滩管委会不完全统计,目前周末到外滩游览的游客每天达五六十万人。
  发展定位不清造成诸多问题
  经典的外滩夜景,喜庆的豫园灯会,时尚的迎新灯光秀,宁静的公园绿地灯光,内光外透的商业楼宇……这些形式多样的城市夜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问题。
  就上海的情况来看,重大活动推进、景观灯光建设投入的突击性、运营经费拨款的项目性色彩浓烈,经费保障的常态化、制度化严重缺失,它导致建设的权宜性,管理的随意性,使得其运营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
  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重建设轻管理,没有形成固定的投入机制和稳定的维护运营资金保障。
  除了相关的财政拨款难之外,运营维护也缺乏资金保障。一方面,政府运营维护费低,另一方面,运营维护费尚未形成制度,缺乏保障,难以满足景观照明的可持续亮灯,这是当前处于运营管理中的第一大难点问题。有业内人士提出需要以优惠电价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支持和政府、市场与社会三方合作共建齐管景观照明的合作机制。
  另外,领导个人意志在景观照明建设投入中常常起到决定性作用,地方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随着领导层人事、意志的变动发生频繁的变动。
  可以说,以上这些问题均是城市景观照明的发展定位不清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明确定位是最重要的。正视其在城市发展中的定位,合理规划其布局,在规划引导下建设,并对符合规划、城市发展需要的景观照明给予常态化投入与政策保证,这是应对其发展面临各种问题的根本之策。
  • shanghai.jpg

回复数 3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