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完美的照明空间,背后一定会有个专业且博闻的照明设计师,除了各种专案所不断地累积的经验与新知外,拥有一台携带便利且能提供完整光色资讯的「工具」,更是能升工作效率及增加顾客对您的信赖感。
「照明护照」便是这样一台能随身携带,又能藉由行动装置APP来量测光色的便利工具,量测的结果资讯会以专业的图表方式呈现于行动装置上,设计师们更能将资料以电子邮件的方式直接发送给顾客,让其感受到您的效率与专业。
一般照明设计师接到一个专案时,可能会遇到哪些情境呢?我们归纳下面的工作情境。
倾听客户的需求 → 给予适合的照明解决方案 → 採购及把关灯具品质 → 想法沟通与磨合 → 验收
一、 倾听客户的需求
照明设计的目的,是以色温、照度与光源分佈来为空间营造出适宜光环境,进而解决使用者在视觉上与心理上的需求,且适当的照明可以增加生产力及工作安全性,反之,若灯光设计不当,则容易造成健康伤害。
举例来说,要先了解这个空间主要是什麽用途,若是餐厅,演色性佳、光色柔和的光源,能让食物在视觉上显得更为美味可口,同时也要倾听客户有没有其他的特别要求、喜好及想要的氛围。
二、给予适合的照明解决方案
在倾听用户的需求、喜好想法后,设计师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给予顾客符合需求及预算的方案。若平常有建立照明资料库的习惯,便能比别人在更短的时间内,提出让顾客满意的方案。
只是搜集各种照明光源的基本资讯是不够的,照明设计师在平常就可多培养逛灯饰行的习惯,直接拿着智慧光谱仪─照明护照,现场量测,记录该灯光的光色资讯,存在自己的智慧型手机内,建立只有自己才有的照明资料库,在跟顾客讲解照明设计的概念时时,也能直接从手机内查看记录,介绍适合于顾客的方案。
一般的顾客,其实对照明的知识,例如:光谱图、演色性、照度、色温…等,了解不深,但如能在推荐方案的同时,设身处地的为顾客着想,如果是居家照明,顾客的家中恰好有初生婴孩,因小孩的眼球发育尚未完整,就尽量避免安装蓝光波段较高的LED灯,减少灯光对小孩子眼睛的刺激。
若是有需要完美呈现商品的细緻度及真实的色彩,就不能选演色性过低的灯具,这些照明的知识,都可以在提出解决方案时,就让顾客也知道的知识。
而跟光色度相关的光谱图、演色指数、光色品质、R1~R15、照度、呎烛光、色度座标 等其他量测数据,照明护照通通即时量测与显示于手机。

三、採购与把关灯具品质
当确定照明方案的灯具后,採购的把关也是照明设计师的一大考验,例如品质不稳定的灯具,如果可以在採购前,就先做好把关,降低灯具使用的不稳定性、光源颜色的偏差,不仅能减少现场施工的时间,也能提高顾客对您的信赖感。
如何做好灯具品质的把关呢?
当採购一批灯具时,您可以先利用照明护照的资料筛选器功能设定需求条件,再使用多笔量测功能来量测多个灯具的光色资讯,此时照明护照会依据您的需求来筛选是否符合标准,更可以全面的比较每个灯具的色容差与色座标一致性。

色容差是指与标准光源的差异性,当光源色容差的数值越来越大时,人的肉眼也就越容易感受到灯光颜色的不同,量测完每个规格一样的灯具后,可以看一下他们各自色容差的分布图,若有些是 1 SDCM 有些是 5 SDCM,当灯具摆在一起时,有些人的眼睛可以肉眼分辨出颜色品质的不同,产生是否为瑕疵品的疑虑,如果有照明护照,就能在一开始把色容差距数值过高的灯具先筛选掉。

多笔量测的色容差比较图
四、想法沟通与磨合
许多照明设计师可能遇到的情况有顾客凭感觉或自己的喜好选择灯具与光源,但往往呈现的结果与想像有很大的落差,若没有一个灯光标准,则无法比较哪个是最恰当的光环境灯光效果。
一般的使用者不会知道光线品质与效果的重要性,只重视照明量,也就是所谓的照度,但影响照度还有跟光源与物体间的距离。再者,光线的色温也深深影响人们的生理与心理反应,故设计师需要藉由光谱仪的量测,提供正确的室内人工光环境。
例如:在客厅、卧室、旅店较为适合 3300K以下的光源,可让人感觉到温暖、舒适与放鬆,若顾客说他想要一个造型特别,但色温6000K以上的灯具,则能直接量测给顾客看,这样的灯光会过于明亮,让人无法放鬆。
五、验收
在专案项目即将结束时,除了让顾客现场直接感受环境光源,也能透过照明护照的搭配软体「光谱精灵─PC」进行分析,并列印详细的光色报告给对方。

光谱精灵 PC 标准版/精阶版 列印报告功能
有任何问题,可前往照明护照的官网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