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网·焦点】独家对话飞利浦照明CEO洪岸礼
与LED通用照明整体毛利率的下降相比,智能照明却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来,在飞利浦、欧司朗等国际大佬的引导下,智能照明在国内市场引起广泛的关注。不过,智能照明虽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产品本身使用上的碎片化,以及使用价格的高昂,智能互联也一直处于争议的风口浪尖。
  
  自从2014年3月在中国推出Hue智能系列之后,2014年6月份,飞利浦正式在中国提出智能互联照明业务策略,而在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智能互联已成为飞利浦在中国照明市场中的标签。
  
  在国内照明市场,智能照明究竟是停于概念还是真正的应用到实际?假若它想真正得到推广,那么还需要走多远的路?
  
  针对2015年的发展战略,飞利浦照明首席执行官洪岸礼(Eric
  
  Rondolat)以及飞利浦照明大中华区总裁兼飞利浦照明首席创新官邱戎红(OliviaQiu)就飞利浦关于智能互联的各项问题接受了《LED》的独家采访作出回应。

飞利浦照明CEO 洪岸礼
  
  《LED》:飞利浦照明经历了从白炽灯到节能灯再到LED的各项转型,那么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中,飞利浦怎么看未来的发展趋势?应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又如何作出一个渐进发展的策略,当中具体的步骤是怎么样的?
  
  洪岸礼:几年前我们预测到2015年,飞利浦照明45%-50%的业务将是来自LED照明。到2014年底的时候,LED照明在我们业务当中的占比达到了37%,因此从这个表现来看,非常符合我们当初的预测。
  
  多年来,飞利浦一直是高效LED灯的倡导者,当我们加入数字化的时候,这些灯都可以变得智能互联,而这样一个新的性能会带来新的利润点和商业模式,使我们可以推出更多产品和系统。
  
  《LED》:飞利浦作为全球LED照明领导者,未来有哪些创新性的技术来支撑智能互联?从社区到城市景观,未来飞利浦是否将在更大领域推出一些前瞻性的东西?在打造一个平台或者生态圈,飞利浦是否会做出一些努力?
  
  洪岸礼:我们关注的不仅是照明,我们同样关注互联网和软件的发展,因为系统化的照明解决方案将带来更大的附加值。在不同的办公场景和家居环境,当我们把LED光源和控制系统以及网络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形成很多附加值的可能。
  
  以去年3月份推出的Hue为例,它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产品,而是一个产品系列,去年在中国首先上市的Hue产品包括Hue灯泡、Hue灯带、Hue绽放魔灯等灯种。Hue既能够实现丰富多彩的广泛应用,还可以实现家居氛围的个性化,用途非常广泛。
  
  另外一个应用是用POE,即以太网供电的智能互联办公照明解决方案。在这个方案中,灯不再是分别用电线来供电,用网线来联网的,而是通过一根线就可以同时实现供电和联网的功能,使我们能够方便地进行远程控制,并且从每一个灯点获取各种各样的数据,为大楼的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改善照明的使用以及能耗情况。
  
  像上面这些应用是可以广泛复制和推广的,在我们非常本地化的中国团队的推动之下,我们希望飞利浦照明解决方案能够为本地的用户提供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
  
  当然生态系统和平台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飞利浦的战略是以照明为核心,提供以照明为核心的全方位的体验,在开发平台上,包括软件开发和标准应用,我们会一直采用开放性平台的策略。比如说在办公环境当中,我们开发的软件就能够与其它办公楼宇当中的软件共用,实现一个互联互通和互相对话的作用。
  《LED》:Hue系列是由内部团队慢慢培育而来。那么在创新方面,飞利浦对内和对外两部分是怎么样的?对外的话,飞利浦开放了API这个接口,公司是如何吸引到这些开发者?对内的话,是否会设立一些创新基金,来鼓励内部的创新创业?
  
  洪岸礼:飞利浦开放API源代码的目标就是为了鼓励第三方的App软件开发者与飞利浦的紧密合作。通过开放系统,用户使用他们的软件,可以非常方便的从因特网上随时随地的下载,从而实现与飞利浦Hue产品的互联。目前围绕飞利浦Hue创造的第三方App已经有200多个,这是飞利浦开放系统的优势。
  
  另外,在内部团队方面,虽然飞利浦组织架构庞大,但是里面有很多小型的创新组织,它们的运作类似于初创型企业,创业组负责新业务的开发,自由度非常高,Hue就是从概念开始,不断地开发才成型。
  
  实际上,成功的商业化应用不只是技术,还需要市场和销售方面的全面配合,通过飞利浦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才使产品得到规模化的拓展,真正成为一个成熟的商品。目前我们内部有一个独立的团队,正是在Olivia的管辖之下。
  
  《LED》:智能照明是一个趋势,但是目前业内由于照明产品与家电产品并未呈现出一个好的链接,智能照明仍旧处于一个碎片化的现状,飞利浦怎么看待这样的一个现象?是否有何改进措施?

  飞利浦照明大中华区总裁兼全球首席创新官邱戎红
  
  邱戎红:关于智能家居,16年前我们第一次在美国提出来。随着互联技术以及生态环境的发展,
  
  比如说,WiFi使得我们的联系变得更加具体化。而无论智能家居发展到哪个程度,照明都是必须的,所以照明这个行业可以对智能家居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一个作用。
  
  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所有生态环境当中的合作者都要本着开放、合作的态度,共同把这个产业发展起来。
  
  飞利浦的原则就是,我们专注在照明,但是我们跟所有的生态环境都要紧密合作。
  
  《LED》:此前飞利浦与小米签订声明称会共同推动智能照明的产业发展,飞利浦基于怎样的考量和小米合作?除了小米,未来是否会与其他公司进行更广泛的合作?
  
  洪岸礼:小米在中国市场非常快的发展和非常好的业绩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全球范围我们已经和非常多的合作伙伴一起构建生态系统,包括我们是苹果HomeKit平台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另外我们还与Nest一起合作,通过照明让智能家居更加互联。
  
  飞利浦是在智能家居领域非常活跃的公司,因为我们相信智能互联是家居发展的未来,而照明是智能互联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飞利浦提供智能互联的照明解决方案,并与不同的合作伙伴一起来实现智能互联的未来。


  
  《LED》: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照明业务在国内发展迅速。进入2015年,GE、欧司朗等国外企业也在近期对中国市场作出了一些战略性的调整。飞利浦如何看待中国本土市场的?2015年是否有什么新的策略?
  
  洪岸礼:中国已是飞利浦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我们另外一个本土市场。
  
  飞利浦在中国进行了大幅的投资,以进一步巩固飞利浦作为中国市场照明领导者的地位。
  
  在制造业方面,目前飞利浦照明在中国已经有13家工厂,在中国地区我们共有6家研发机构,
  
  1000多名研发工程师。同时,也会根据中国当地的情况进行一定的定制化,在销售方面,我们会注重智能互联照明的销售。
  
  邱戎红:我补充一下,其实飞利浦和一家中国的本土企业没有差别,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中国,现在我们95%以上的员工都是本地员工,我们在本地研发,在本地生产,只是说我们注册地是在国外,其它的基本上全是中国的。


  
  《LED》:此前公司进行了业务上的拆分,拆分后两个公司的增长空间您怎么看?还有集团如何做未来的部署?
  
  洪岸礼:关于分拆,目前我们是准备计划在全球用12到18个月,将飞利浦在健康科技和飞利浦照明解决方案这两块的业务进行分拆,让飞利浦照明解决方案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我们希望在明年(2016年)第一到第二季度间能够完成这样一个分拆的工作。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