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led网·关注】GE照明求变 在中国市场前途未卜
导读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不管是城市的户外照明,还是室内照明,所生发的市场需求无比巨大。据产研LED研究所(GLII)统计,全球70%以上LED应用产品集中在中国生产。2014年中国LED室内照明总产值达1082亿元,同比增长73%。
这吸引了国内资本和照明企业的“疯狂折腾”,国际照明巨头更是一副“决胜在中国”态势。而飞利浦、欧司朗、GE照明三大巨头,从2013年开始到目前,大动作几乎没有停歇,上市、分拆、换帅、重组……导致各自在中国的命运迥异。
近期,GE集团总部表示,对照明业务进行战略再定位--将全球照明团队与GE成长与创新团队结盟。
这一动作被外界解读为GE总部将对其照明业务进行重组。而近日,GE照明中国区的总经理陈瀚紧急撇清,“并不存在重组的可能”。
事实上,这家来自美国的照明巨头,近几年在中国照明市场的表现确实泛善可陈,在飞利浦、欧司朗等品牌的强大压力下,GE照明几成集团的鸡肋,无论是其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在集团整个销售体系中的份额已经微乎其微。
在白炽灯时代,GE照明曾辉煌一时。然而进入LED照明时代,GE在照明市场的固有优势被不断取代。其美国本土的市场逐渐被新兴的CREE所攻陷,在中国市场更是步步艰辛。
2002年,GE照明在中国推出“爱迪生”品牌,然而爱迪生品牌没有足够的好产品支撑,加上没有价格优势,该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鲜为人知。目前在中国市场,GE照明在中国已远远落后于飞利浦,甚至不如欧司朗。
GE照明曾先后与雷士、嘉美等本土照明品牌展开合作,希望通过将每个类别的产品使用权授权给不同的企业,最终来形成产品渠道的多元化。然而在国内市场日益惨烈的价格战下,GE照明仍是节节败退。
高端照明领域不敌飞利浦、欧司朗,中低端领域“玩不过”三雄·极光、木林森照明等中国本土的企业。“GE在中国市场的照明业务受挫或进展缓慢,是意料之中” 励测检测董事长聂鹏翔聂鹏翔说。
“我们要原谅一个一直要被GE卖掉的GE照明,怎么可能像飞利浦照明呢。新策略也好,新定位也好,技术创新也好,如果没有新心态,停留在文本上。”产研董事长张小飞的评论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