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网·专题】“传统照企自我救赎”——变与不变的困惑
在办公室中,冯刚向记者回顾了近几年来企业选择的艰难,“这几年,大家都在谈转型,消费者以低价为选择标准,照明产品也一直在下降,等我们想要跟随市场降价潮流的时候,才发现降价幅度已经超过我们的底线。”
  
  这样一个时期,对于以达美为代表的这批企业最大的考验是正确辨别市场的红线,尽量要踩在红线里头。对红线的把握是高难度的,也是高风险的:完全不变,企业固步自封发展不起来;而盲目变化,风险则无法估量。
  
  “当时我们同一批次的企业都很茫然,大家都在看木林森与长方照明。”
  
  木林森等企业在投入上的大刀阔斧让“达美们”咂舌。实际上,与新兴LED照明企业相比,传统照明企业所表现出来的慎重是情有可原的。
  
  一方面,传统照明企业已经经历过节能灯时代的转型期,拥有较为强悍的风险管控能力,因此,在面对市场变化上,他们显得更为慎重。
  
  而在另一方面,作为终端渠道的既得利益者,传统照明企业完全不需要像LED企业那样疯狂投入的去抢渠道、抢市场。
  
  就达美来说,截至目前,达美已有1000多个签约客户,2000多个非签约客户,3000多家销售网点,几千个分销客户,渠道的面已经铺开。
  
  “市场处于经销商与照明厂商的拉锯战中,之前有些厂家的倒闭就是因为变得太快了”。冯刚说的“变得太快”的企业指的是位于佛山 nan hai 的雷克照明。
  
  在传统照明企业有所动作之前,雷克照明以LED照明应用先行者的姿态率先进行产品的转型,在轰轰烈烈品牌宣传的同时,还努力加快渠道的推广力度。
  
  到了2012年,由于转型步伐太快,产品更新跟不上市场需求,加上企业本身对市场的把握不够,雷克轰然倒下。
  
  “它是我们的一个借鉴。”冯刚强调。
  
  虽然以达美为代表的二线照明品牌处于一个艰难的选择期。但飞利浦将事业部一拆为二,欧司朗的换帅以及全球范围内的裁员,阳光照明在国内照明市场大规模的广告投入等无不显示出--传统照明品牌已经到了改变的关键时期。
  
  相关数据则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LED产业研究所(GLII)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LED行业总产值达3445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下游应用产值为2757亿元,同比增长32%。
  
  达美也认可了这一点。达美之前留给外界的印象是低调、神秘,当然,这也许和传统照明多年经营的沉淀有关。但在“高调”的LED照明时代,达美开始放下身段,主动加强与外界的交流。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