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网·调研回顾】木林森:谋定而动 规模取胜
“木林森2012年总营收达到18亿元,2013年总营收近28亿元,未来几年仍保持30-40%的高速增长。”在今年6月7日汇聚全国近3000名商家的“森之旅——百万创富工程”仪式上,木林森照明董事长孙清焕致开幕辞,他表示:木林森将以无与伦比的行业优势,做最具性价比的产品。并邀请合作伙伴一起改变历史,创造奇迹。
  
  在国内照明行业,甚至处于终端爆发高峰期的LED产业,仍没有出现实际意义上的超百亿元销售额的寡头。按照国际产业习惯比例划分,寡头是指单一的品牌所占的市场份额超过10%。而在2013年内销大概接近2700亿元的额度里,销量最好的也只能做到大概60-70个亿,仅仅是接近3%。终端强势品牌空间之大、二三线企业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而定位做大众民品、家用普及化,即让所有老百姓都用得起的产品的木林森照明,这就决定了其会拥有终端最能消化大产能的消费群体,将非常有机会成为在LED产业链突破百亿元年产值的首批“黑马”。
  
  近三年,从木林森纵横扩张的足迹可以看出:延伸产业链,从封装到成品,从光源到灯具,并涉足支架、铝基板等配套,毋庸置疑,其愿景便是在建立LED光源的全球制造基地,提供最具性价比的LED产品以及打造集成式服务平台。
  
  “木林森没有秘密,我们就是把规模做到最大,把每一个细节做得很透彻,并执行到底。”林纪良表示,木林森对于光源、灯具品种的控制非常严格,旨在以最少最经济的品种来做到最大的规模。
  
  木林森照明营销总经理林纪良表示,木林森要把灯珠的体量做到最大。这基于几大方面:一是对于光源的品种控制非常严格;二是在封装方案上会与上游芯片厂商合作,从芯片端开始配合下游灯具做相应的设计;三是支架、模具等都由木林森自行开发。
  
  近几年来,公司产能不断扩大,从11年的年产能封装产品224亿只,到2013年的809亿只,产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封装企业。今年以来,木林森还在进一步在不断扩大产能,加系列产品的投入,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其实,木林森照明策略运用更多的是体现了朴素经济学原理上的“规模化蓝海战略”——单品切入、规模极致、稳定性能、降低价格、迅速铺开、渠道下沉、抢占终端。
  
  当该品类即将成为行业主流,并处于性价比突破的临界点时,此时的木林森才会从规模成本和性能稳定上寻找出新的平衡点,并通过苦心经营的渠道迅速铺开,短时间内便可以拉大与原有竞争对手的距离,抢占市场份额。
  
  据透露,木林森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单个品种的月产能低于100KK,原则上不生产。其借由规模化的扩张,能够引导整个行业转向使用高度集成、高度统一的品种,让市场运作得更有效率。“木林森的扩张,分为一次扩张100KK,二次扩张500KK,三次扩张大概是1000KK。目前我们在显示屏、柔性灯带、照明有几个品种每个月都超过1000KK的用量。”林纪良补充道。
  
  在目前LED球泡和灯管已经能稳定在每月百万套以上之时,木林森照明也就顺水推舟,在“森之旅”3000商家到来之际,推出吸顶灯、厨卫灯等系列新产品,并将原有经典球泡和灯管进行“提质不提价”的升级。
  
  “今年厂家的灯管,球泡质量比原来的好,竞争力增强。感觉厂家在品质上是向上走的,对‘双80’系列产品非常期待,相信这会吸引更多分销和消费者认同这一品牌。” 江西南昌木林森代理商黄垂福说道。
  
  据LED各地驻站记者调研所得,商家认为木林森照明的产品在当地性价比优势突出的占87%,性价比一般的占9%,暂未比较的占4%。
  
  “今年三月,木林森在成都推出了‘双80’灯管,已到店销售。无明显降价。球泡灯和天花灯的价格下降了5%左右。产品品质非常有保障,返修率不足万分之一。”2012年便与木林森合作的成都虹辉灯饰总经理江成良说道,今年年初,他把量力灯皇港的店面面积扩大了,增至两层,木林森的展示面积也扩大了。
  木林森以集成式服务平台打造百亿级照明企业的最为关键点除了“在低价与高质量之间做出平衡”,更在渠道上做足功夫。
  
  “经销商对木林森的认可度非常高,价格便宜,在相同价位质量又是最好的。木林森已经在做最深层经销商的开拓业务,目标是将品牌走向全国每个角落。经销商对木林森信任度要高于其他品牌。就是还是要牢固品牌和产品的优越感。” 山东临沂世林照明董事长刘明贤汇总了山东商家对木林森品牌的评价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据驻站记者调研所得,当问及“木林森未来几年内销售达百亿元,以及成为流通渠道一线品牌”之时,有81%的商家表示有信心,12%的商家表示有待观察,7%的商家表示信心不足。
  
  而在两年前,这种渠道信任度对木林森照明还是一种“可望不可攀”的愿景。
  
  2012年木林森初次涉足国内流通渠道,当年便建立了22个一级代理。到了第二年,虽然数量增加一倍,但第一批的22个只筛选剩下不到三分之一。
  
  当时的渠道争夺状况也是异常白热,佛照、亿光、长方、阳光、科思柏丽等表现抢眼,甚至国星光电、洲明、众明、勤上、特优仕等原本非流通领域的实力企业也大力拓展国内市场。但是,很多经销商往往不会仅仅代理一个品牌,更不会对某个新品牌抱有绝对的忠诚度。
  
  品牌的建设必然要有一个品牌的坚持。木林森2012年开始做国内成品品牌,其经销商大部分是原有传统照明时代的二线、三线商家。以往,这类商家对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不熟悉,对营销体系也是接近“土豪”的做法。木林森则以如何辅导他,帮助他做强做大的方式来稳定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合作。
  
  仅仅是今年开始实施的“木林森创富时代”第一季行动——春耕大地,不到半年时间便在全国各地召开了32场经销商会议,取得了2亿元的订货金额的骄人成绩,并且成功实施了“灯管渠道战役”。
  
  木林森2013年建立的40多个一级代理,到2014年换掉的只有10%。而目前长期合作的分销商则超过6000家,零售网点更是破万。今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与同期相比,至少增加了50%。其自主品牌的成品在国内渠道销售额完成既定的任务已经毫无悬念。

  
  木林森的渠道战役成果,与LED终端渗透的大势成正比例,经历了从大浪淘沙到根基扎实。 从木林森渠道战略不难看出,其先从国内的五金渠道把能见度拉高,然后一步一步提升。而随着市场终端、企业投入、渠道成本、研发技术都有比较大的提升,渠道终端表现也突飞猛进。
  
  与去年渠道战略的重心的“抢”不同,今年其重点会放在“沉”。由于渠道下沉工作做好了,产品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形成良好的出货规律,并不存在库存在总代挤压的情况,木林森照明的库存现在也基本是当天出柜发货。但仍不能满足订单要求。
  
  其市场部负责人孙少峰介绍,“除了企业派出400多名业务力助商家开拓市场外,近期我们更有大量的自动化设备投入生产,保证后台的制造、仓储管理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升级,以应付日后更大量的出货计划。”
  
  而在6月的“森之旅”活动中,林森照明董事长助理赖荣盛更表示:“公司将在2014年扶持1000家代理商实现销售额过100万元;2015年实现3000家;2016年实现5000家。三年内打造出5000位百万富翁!”(来源:LED照明渠道2014年8月刊杂志)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