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打造并非一蹴而就的,通过某一项活动而把品牌打响的往往只是昙花一现。因为当品牌投入和产品的渠道落地不匹配的时候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官勇说到。
在此商品经济时代,品牌的打造离不开企业合理的定位。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在这个行业中所处地位的差异而采取不同的策略。
有些企业可能有某些特定的渠道资源,但是却没有很全的产品线,在此过程中,有可能会专注于定制化的细分市场。而假如企业既没有渠道资源用于产品的市场推广也没有很全的产品线,那么该企业很有可能会将低价作为唯一的推广要素。
还有一种就是,企业既拥有完善的产品线,而且还拥有庞大稳定的销售渠道资源,资金人才等各项基础条件也都具备,在此过程中他们往往愿意将市场规模做到最大化,类似于松下、飞利浦等企业都属于这一类型。
相对于其他企业,阳光照明的作风一直都非常谨慎稳健。“实际上企业如果想要做到市场规模最大化的话,需要把产品链拉宽拉长,衍生出的量是非常大的,这其中企业的投入非常大,企业需要谨慎采取这种定位。”官勇表示,以阳光来讲,现阶段LED的变化还是非常大的,谁也没有把握去完全掌握所有用户的行为习惯。
另外,阳光同样不会纯粹的采取以价格为竞争的唯一要素。“并非说价格低就符合市场主流市场的需求。产品低价往往以牺牲产品的质量为代价,而质量的低廉往往又会遗失一部分原有消费者,在这种效应之下,这种需求往往是短期的。”官勇告诉记者,阳光将一直秉承高性价的产品定位,做好主流市场的可持续性需求。
这里所谓的可持续性需求主要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让消费者不断地体验到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优惠,并以此吸引一批长期稳定的客户群体。
“与飞利浦、欧司朗等大牌比,阳光照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价格上。阳光照明能够给予消费者品质上的保证,而且产品价格普遍低于飞利浦30%左右。”四川省绵阳市阳光照明经销商李静告诉记者。实际上就在今年,阳光照明已经进行了两次调价,降幅在8%左右。
产品的最终销售离不开企业的渠道建设,而终端的流通零售市场则是众照明企业厮杀的直接战场。据了解,在目前阳光照明的销售渠道中,家居照明,占40%左右,其次是工程渠道,比重在35%之间,最后是户外照明渠道,大概为25%左右。
阳光照明在流通渠道具有优势。实际上作为传统照明转型LED照明的典型企业,早在2008年,阳光照明已经开始布局流通渠道。
“产品是开拓市场的主要载体,而渠道则是产品抢占市场的主力,对于企业而言,流通渠道是企业抢占市场不可或缺的渠道方式。”阳光照明国内营销中心市场策划总监胡璨向记者表示,2011年阳光照明已经开始将自己的LED产品导入传统流通渠道。
阳光照明拥有2000多个经销商,如何对这些经销商进行挑选以及规范则是值得企业思考的重要问题。
“众所周知,经销商是逐利的,不过对于有长远战略思考的经销商来说,他们还是比较看重企业的持续性发展,跟阳光合作的经销商都是经过筛选的具有战略思考的人。”官勇表示。
所谓的战略眼光主要还是指经销商能否选定一个品牌进行市场培育并与该品牌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实际上经销商能否长久的选择一个品牌和该品牌企业本身所具有的经营策略有关。企业政策朝令夕改,缺乏长远的规划,这对于经销商的经营也将造成不利影响。
现如今行业中普遍存在的经销商不断更换代理品牌现象是行业照明品牌混乱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为了打消经销商的顾虑,阳光照明会定期与经销商进行沟通,给予经销商一个明确的下游规划路线图,让经销对于阳光的产品规划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其次,我们也会加大引导其转型,包括政策上的支持,资金的扶持以及相关的培训等。”官勇说。
据了解,随着照明产品的更新换代,阳光照明专卖店中产品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LED照明产品逐渐在店中占据一席之地。而另一方面,在产品推陈出新的同时,企业的销售模式也在发生改变。
在销售模式方面,眼下,电商渠道由于其低成本以及便捷性等一系列优势受到广大的LED照明企业推崇,电商的出现也给整个零售模式带来冲击。
日前,阳光照明就宣布,今年将计划投资1000-2000万元在国内新增电子商务渠道以发展自有品牌。
“我们鼓励传统线下经销商和我们一起来发展电商,没有办法接受转型的在未来业务上必然会受到冲击,当然这种冲击并非是由阳光导致的。电商就是趋势,这种影响主要是由整个行业的变化所带来的。”官勇说到。(来源:2014年6月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