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LED平板灯:照企狂热后陷困局
  【文|LED照明渠道中山站记者 周健华】目前,平板灯正从集成吊顶“附庸地位”逐渐发展成单品主角,并演变成多功能组合模块。其发展历程,一方面是照明技术的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消费市场对照明布光的认知进步和消费需求提升。不过,平板灯的发展步履其实并不轻松。
  
现状:“节操”难保
  “三个月不到,这个扣在厕所天花的LED平板灯就‘罢工’了,听商家说还是什么深圳上市公司的产品,质量太差了。”中山一个新建小区的住户向记者吐苦水,其花了90多元买来的12瓦LED平板灯使用不到三个月,就因为驱动问题整灯坏掉了。
  
  “由于LED灯珠属于低压启动的半导体器件,最基本的要求,是需要采用匹配的低压电源驱动,且要求持续恒定的电流,如果电流过高存在光衰快,时间稍长灯就极暗甚至烧死灯。” 国内集成吊顶行业资深人士、佛山市力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产品总监朱小将分析道。
  
  LED平板灯为了达到较好的出光效率,其灯串一般都为细长条结构,因此,为保障LED灯的散热需要,现多采用全铝材结构作为腔体兼具散热作用。铝材灯体的非绝缘性,就必须采用隔离电源才能有基本的安全保障,同时也才能提供持续恒定的电流,保障灯珠的长寿命使用。
  
  而目前LED驱动电源主要有三种技术方案:阻容降压,非隔离电源,隔离电源。前两者均存在击穿灯板造成漏电的危险,故要求灯体的结构外壳必须绝缘;后者成本较高,IC恒流,安全性好。
  
  “使用时间不长便烧灯的现象是很普遍的。LED平板灯这两年市场需求大量增长,即使品牌企业也会通过代工快速切入。”中山尔漫照明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李承昱坦承,在国内市场,经销商和消费者都对价格有较高敏感度。这也导致企业将重心放在了降低成本价格上,忽略了产品的品质。
  
  近日,由LED主办,联合G20-LED峰会、第三方检测机构励测检测共同发布的中国LED照明CLEAR计划第八轮市场抽测结果出炉。
  
  从12款市场上采购的各个品牌的面板灯样品的测试数据与DLC的要求对比来看,单项参数符合率非常低,没有一款产品符合DLC对产品的整体要求。
  
  在标称参数方面,仅韬播照明一家样品标注了光效,标注率为8.3%;仅翰源照明一家样品标注了显色指数、标注率为8.3%;无一家抽检样品标注了光通量,标注率为0。
  
  “此次选取的样品尺寸不规范,反映了国内目前在LED面板灯的设计标准方面比较缺乏,没有统一的规格,不利于产品的互换性。”励测检测总经理李胜表示,由于LED平板灯尚无标准可循,政府技监缺失,一些投机者蜂涌而至,行业中一时出现“无技术”、“无研发”、“无品控”、“无底限”,一张桌子、两把螺批、三四个人,一大批粗制滥造作坊工厂。
  
  在市场中,充斥着大量寿命极短、光色光效极差、甚至出现漏电事故的LED平板灯,市场用户投诉不断,经销商售后无门,极大地打击了市场对LED平板灯的信心,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问题:重价轻质
 
  驻站记者在走访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灯饰城时发现,市场上同样瓦数和尺寸的LED平板灯的价格差别非常大,有五六十元的,也有三四百的,但是18瓦的平均价格一般集中在200元左右。而且价格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
  
  “2014上半年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是:平均每周都有一到两家与平板灯相关的成品或者配件冒出,物极必反,这必然导致下半年是这一品类企业的痛苦期。” 江门市赛铭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兵表示担忧,疯狂上马必然导致后期快速洗牌,而代工和配件领域资金链影响必然最为严重,也直接导致终端商家信誉和消费者口碑一落千丈。
  
  据了解,LED平板灯,作为一种电子电器产品,需要严格、严谨的品质管理手段和设施才能确保品质的可靠性,包括性能的优劣、使用的稳定性、寿命的保障性等。
  
  通常,从研发到生产和出货,需要经历:光电配合设计、结构设计、光学设计、工业设计、工艺设计等多方面的设计,再经过手板试制,进行光电参数测试、温升测试、寿命实验以及各种理化稳定性实验,验证无误后再进入开发试产,并在试产后再反复进行前述开发测试实验,确保可靠稳定后再投入量产。
  
  “同时,每一台产品在总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高温高压、高低压交替、开关冲击等一系列的严格老化检验,确保每一个LED照明产品能适应市场各种各样的使用环境变化。”力亮光电科技总经理朱小将介绍道。
  
  然而,目前行业中的作坊企业,根本无设计和品质控制理念和实际操作,东拼西凑、粗制滥造地完成装配后,点亮一下就向市场倾销,使大量性能低下、质量低劣的“产品”流向市场。
  
  记者走访古镇瑞丰配件市场时发现,近千家门市中平板灯成品和配件销售就占了约20%,而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中山、江门区域涉足这一品类的工厂数量超过400家,而在国内渠道拥有口碑和品牌形象的不足5%,而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平板灯领域良莠不齐,同质严重,斗价激烈。
  
  虽然LED面板灯市场鱼龙混杂,价格、质量都相差很大,但据LED全国驻站记者了解,临沂、太原、上海、北京等地的市场接受度仍呈上升趋势。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沈阳、昆明等地消费者对LED面板灯的接受度和认知度,都还处于较低水平。
  
  “LED平板灯,体现了‘见光不见灯’的照明应用境界。它具有布光均匀、柔和舒适、净爽明快,并兼具防蚊防烟、防雾易洁的优点;其造型简洁,易于与吊顶模块集成应用,故而在集成吊顶特别是环境繁杂、空间较小的卫厨板块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优势。”力亮光电科技总经理朱小将说道。
  
  据记者在市场走访了解到,目前LED面板灯在大部分LED灯具店均有销售,而且占比还不低。
  
  GLII数据显示,LED平板灯2013年产值已达40亿元,同比增长达150%,销售数量达0.36亿支,同比增长达287%。此数据表明,2013 年也算是LED平板灯的爆发年,而GLII数据预测LED平板灯2014年的销售数量为0.78亿支同比增长116%。
  
  沈阳奥美灯饰是一家专业从事LED照明产品批发与零售的灯饰店。该店老板袁振国告诉记者,算上各种渠道,其店面的LED面板灯一个月走量就可以达到2000盏,主要用途分为两大类即办公、家居。
  
  随着LED照明的竞争日益激烈,最终表现出来的不仅是产品的竞争,还有细分领域的竞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平板灯作为家居和办公照明重要的细分领域之一,必然会成为未来的单品主流。
  
出路:定位突围
  
  一提到办公照明,不少经销商最先想到的就是LED平板灯,这一方面得益于LED平板灯厂家对其形象和市场定位的宣传,另一方面也与LED平板灯自身特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品牌的进入,整个市场也变得越来越同质,品牌与品牌难以分辨,如何实现差异化显得尤其关键。
  
  由于历史原因,平板灯新晋企业的渠道结构依附于集成吊顶等寄生渠道,使之品牌化运营和增量空间受到极大制约,平板灯必须要实现从“厨房”走向“厅堂”才能完成较大增量空间,寻找到什么样的支点完成配角到主角的角色转换之路,这又是一个考验。
  
  国内LED平板灯制造和研发企业--深圳市绿色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高调宣布进驻浙江市场,并将旗下面向国内市场的子品牌“喜百年”定位于“服装照明专家”。
  
  “我们的品牌定位就是锁定专业顾客,向办公照明进军,办公照明是目前阶段韬播掘金最好的爆破点!” 在平板灯领域已经建立单品知名度的韬播照明董事长姚怀举为有意打造品牌的企业支招,平板灯作为一个品类,如果仅仅依靠制造品质很难立足于市场,唯有重新找到差异定义。
  
  而“衡量一个出色的品牌战略定位,除了找到消费者的认知空间,还要全面考量这个战略是否有足够的差异化、能否支撑企业未来战略发展的需要。” 姚怀举说。
  
  而目前照明市场以木林森照明、佛山照明、阳光照明、科思柏丽等为代表的企业占领了流通领域;中高端品牌形象主要是以国际品牌为主,如飞利浦、欧司朗、松下、GE等;在品类定位领域,欧普照明、雷士照明分别霸占了家居照明、商业照明的山头。
  
  “而在办公照明竞争领域尚未被被完全抢占,巨大的市场容量以及没有绝对领导品牌,这为韬播进入办公照明领域提供了良好机遇。从品牌角度讲,办公照明有足够的差异特征。”姚怀举分析道。
  
  LED平板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拥有超薄的厚度,这就为设计师提供发挥的空间。“LED平板灯的起步比较晚,目前来说在市场上的运用并不是特别多,但是它本身具有轻薄少眩光的优势,所以未来的空间应该是很大的。”香港金雕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赵明告诉记者,目前而言国外设计师对于LED平板灯的运用要比国内多得多。
  
  个性化、智能化则是平板灯另一大优势。目前在设计师领域,对于灯饰的个性化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在国外,间接照明已经不是难题。间接照明需要隐藏灯珠,通过智能化控制发光的颜色和亮度,给人的感觉更为舒适。
  
  “未来的平板灯的发展方向趋向于在外观设计上要超轻超薄,更为甚者做到在需要的时候是光源,不需要的时候是天花板是幕墙是墙纸。” 赵明描绘道。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