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ED照明渠道成都站记者 何心玲】电商兴起,卖场功能弱化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但全国各地的灯饰卖场却是有增无减。新卖场在建,老卖场在熬。
如何获得信任,给厂家、经销商、消费者搭建一个有未来、有实际意义的平台是目前各大卖场共同思考的问题。
今年1-9月,记者对重庆和四川多个地区的灯饰卖场做了调查,包括成都市、绵阳市、德阳市、广汉市、宜宾市、泸州市、资阳市、南充市、广汉市、巴中市、重庆市等。
各地经销商均感叹现在灯饰卖场太多了,有些地方已经超负荷,每个卖场的优惠政策和经营理念不同,商家选择起来非常忧心。而各大卖场却因招商问题寝食难安,想方设法为自己寻找出路。
今年,四川各地级市又修建了一批新卖场,部分已经投入运营,还有部分正在装修。
综合卖场涌现 据走访调查,记者发现绵阳市新建了绵阳毅德商贸城;巴中市新建了中国·巴中西部国际商贸城;德阳市正在兴建卖场西部国际商贸城;资阳市新建了资阳国际商贸城;遂宁市新建了喜盈门国际建材家具广场;广元市新建了红星美凯龙和万贯五金机电城。
这6个地级市新建的卖场均为综合性卖场,这与之前所见的专业灯饰卖场有所区别,更注重综合服务,打造一站式采购基地。
据绵阳毅德商贸城负责人透露,现在绵阳市短期内不会再建专业的灯饰卖场,因为在这之前绵阳市已经有5家专业的灯饰卖场,即东辰宜家美、花园灯饰城、新三汇建材装饰城、美家居装饰城、川西北灯具市场。
如果继续修建专业的灯饰卖场会增加整个市场的负担,而绵阳地区所缺的正是综合性的建材市场。现在消费者都图方便,一站式的采购基地包括灯饰、卫浴、窗帘、家具等,这样可以增加消费群体的多样性,选窗帘的顾客或许也顺便看一看灯饰。
与绵阳市一样,成都市、德阳市、遂宁市、广元市、巴中市、资阳市今年修建的卖场均为综合性的卖场,灯饰只是其中一部分。市场方认为,目前专业的灯饰卖场太多,另辟蹊径修建集灯饰、墙纸、窗帘、卫浴、橱柜等一体的卖场或许是个不错的出路。
以成都华煌家居MALL为例,这是今年4月份开始试运营的综合性高端卖场,灯饰占到30%左右,其余为软装类产品。从今年4月至今,该卖场的生意一直不错,加上经常举办各种采购活动,该卖场的人气和名气都大有提升,成功有迹可循。
新卖场 新思路 除了今年新建的一批综合性卖场外,还有一批开业1-3年的新卖场群雄逐鹿。以成都为例,2012年开业的卖场有爱灯堡西部灯饰采购中心、量力灯皇港、红星美凯龙金牛商城、世华灯饰城,这些卖场的经营时间均在2年左右,属于磨合期的新卖场。
这类新卖场想要和有声名有威望的老卖场竞争就得有自己的新思路,既然已经开始运营,也就如逆水行舟。都说思路决定出路,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了各大新卖场的优秀运营思路,可以给后来者作为借鉴。
爱灯堡西部灯饰采购中心总经理雷凤认为,运营一个专业的灯饰卖场最重要的就是平台和渠道。为厂商、经销商、设计院、设计师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平台是爱灯堡一直以来的宗旨。
帮助经销商开发二级市场,谋合作,最大的让利经销商是爱灯堡开业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同时响应政府号召,推行节能环保,顺势建立LED工程专区受到了业界的认可。
而量力灯皇港总经理郑刚则认为,市场和商家不是买卖关系,也不是租客与房东的关系,而是手足。要想让一个灯饰城长久的生存下去,越做越好,就要重视宣传,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加强与其他灯饰城的合作。
今年以来,量力灯皇港通过与绵阳花园灯饰城合作,成立了“商户联盟”。强强联手让量力灯皇港的地位更加牢固。除此之外,量力灯皇港还首先开通了四川各市、县到卖场的免费直通车,这一点后来被很多灯饰城效仿。
新卖场不断涌现的同时,一些新的概念和思路也浮现出来,经销商认为入驻卖场并不是为了贪图一时的免租政策,而是为了让卖场带领商家一起走得更远。
对此绵阳市花园灯饰城经销商朱先生表示,经销商是否入驻新灯饰城大概有4个条件:第一,卖场的开发商是否有实力、有能力帮助经销商开发市场;第二,卖场的定位是否与自身相符合,高、中、低端商家各有所求;第三,卖场的硬件设施和地理位置是否优越;第四,卖场是否有投资空间。
当新卖场在市场上高调露面时,一些老卖场也按捺不住了,有的转型,有的升级,他们最怕的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老卖场忙升级 金府灯具城在成都已经有着十年历史,一直以来都占领着霸主地位,人气也是各个灯饰城中最旺的。在新卖场不断涌现的时候,金府灯具城提出了卖场“提档升级”的口号。
2013年年底,金府灯具城二期正式改造完毕投入使用,其将原来的批发零售点升级成了精品区,无论从外观还是内装修来看,都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升级后的金府二期很快被一些高端的水晶灯、欧式灯、中式灯占据。
而作为德阳市最大灯饰卖场的恒大国际建材城却因卖场过旧,或多或少的被消费者和商家“嫌弃”。于是有商家呼吁,这样的老卖场应该升级了。
当问及如果当地修建了新卖场是否愿意入驻时,经销商却显得有些犹豫,毕竟老卖场的名声在,而新卖场却需要1-3年的磨合时间,是否入驻还得精心考虑。
看来,经销商对新卖场还是有顾虑的。对老卖场来说压力最大的就是那些新建的卖场,不仅要“吸”走部分顾客,还可能“吸”走那些蠢蠢欲动的商家。那么,老卖场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服务,这是老卖场最先想到的。如果不能控制租金上涨,就只能为入驻经销商提供更多的服务。不仅要长期举办活动为经销商汇聚客流,更要帮助经销商开发销售渠道,只有商家盈利了卖场的地位才可以保住。
如此看来这些老卖场活得也并不轻松,有一部分只算得上是在“熬。”
高端卖场很忧心 如果说四川省各地的新、旧卖场各有所忧,那么位于省会城市的高端卖场就显得更加进退两难。高端卖场增多,竞争激烈,加上租金不断上涨,很多经销商已经熬不住了。
以红星美凯龙为例,今年8月,陆续有商家从红星美凯龙撤走,原因是租金上涨,已经超过了商家的承受能力。
据了解,2007年红星美凯龙首次进入成都市场,成为了大成都地区少有的高端家居卖场,当时入驻的灯饰品牌并不多,租金也不高。到了2012年,入驻红星美凯龙的灯饰品牌越来越多,而租金也越来越高。截止2014年,成都已有三家红星美凯龙,每一家的租金都在上涨,最终导致商家撤离。
商家认为,入驻高端卖场的成本实在太高了,亏本生意谁也不愿意做,宁愿找个租金便宜一点,地理位置远一点的卖场。
面对商家撤离,红星美凯龙也束手无策,进退两难。由此看来,高端卖场的出路依旧是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