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5大认知误区你造吗?︱微信营销
误区1:微信就是移动互联网。
正解:微信仅仅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明星”而已,除了她还有手机QQ、微博、百度地图、新闻客户端、手机淘宝、支付宝等;2014年互联网的一个变化就是用户从PC端向移动端迁移,不同的社会属性都有很多用户在亿级的APP,微信只是社交工具中做得最成功的那个罢了。
误区2:微信营销将成为最大卖货渠道。
正解:微信的天然属性就是社交,过去和将来都会如此。社交的属性注定了在商业过程中沟通的主导地位,CRM(客户管理)才是最接近的方式,而不是卖货。
误区3:微信营销就是多拉粉丝。
正解:移动互联网时代,精准将取代数量。10个精准的用户大过1万个僵尸粉的价值。从考核数量转变为考虑销量,才是明智的思维,不要被刷出的数字所迷惑。
误区4:微信营销就是建个微网站、微商城。
正解:首先,本不存在所谓的“微网站”或“微商城”,那只是适配了手机屏幕的一个网站而已;其次,搭建好网站,没有运营还只是一个空架子。
误区5:微信营销是高科技,我们还是看看。
正解:微信只是一个工具,没有使用就恐惧,心理才是最大的障碍,行动是最大的“高科技”。
拥抱变化,做好产品,才是正解。消费者年龄在变化,生活方式在变化,商业渠道在发生变化……在这个急速变革的年代,传统企业不是自己革自己的命,就是被变化革掉命。时代发展到今天,社会分工日益成熟,企业要做好自己擅长的部分,学会合作、学会购买知识和服务,借力用力,方可多赢。选择固步自封,得到一点小利,损失的可能是未来。此外,找到变化中消费者的痛点,用极致的方式做出好产品,因为商业的根本还是好产品。
文/电商毒舌(知名微营销社区“爱微汇”创立者)
■ 本报观点
维系沉淀用户 回归商业本质
文/全平台网络运营总监 庞品行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以微信、微博、网站以及APP为代表的企业自媒体工具极大地扩大了企业发布和分享信息,乃至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自主权,正在为包括照明企业在内的传统企业创造全新的红利空间。
就微信而言,官方最新公布的数据是用户已近8亿,月活跃用户接近4亿,公众帐号达580万个,每日新增数为1.5万,6.7万个移动应用接入。从数据上来看,前景应该是不错的。正因为用户基础广泛、服务获取成本低等特点,微信在照明企业选择作为营销载体和通道上有着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但这种平台或工具优势能不能真正被企业有效利用和消化吸收,对绝大多数的照明企业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
那么,企业到底该如何科学认知并合理运用微信营销呢?囿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暂且抛开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不提。我们有必要在微信营销如火如荼之际,对微信营销的本质进行一次重新审视。
众所周知,微信不是单纯的营销工具,却是用户关系营销的绝佳平台。互联网时代,“先有用户,再有商业”,是谓商业本质。而照明厂商,因为专业度强、经营起点较高等因素决定,一般并不缺少用户,真正缺乏的是如何维护好用户,与用户建立起长期、互动关系。而所谓“沉淀用户”,就是指培养用户的黏性,维系用户的黏性,现在通过微信即可方便地把部分服务转到线上,通过各种活动、各种交流互动的方式,把用户“玩”起来,最终达到营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