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 is Time
日本手表制造商西铁城在2014米兰设计周上展出的光影艺术装置“Light is Time”,是由建筑师田根刚(Tsuyoshi Tane)和西铁城设计团队合作完成。作品通过对腕表机芯主板进行改造,体现“Light is Time”的主题。悬置于空中的80,000块机芯主板营造出一个充满灵动、想象的宏伟空间。空间里充满了光,让看似静止的时间有了流转的效果,通过声音和光两种元素的结合向人们传递从未有过的时光体验。
什么是时间?当太阳的光芒洒向地球之时,地球上出现了昼夜交替和四季更迭,万物开始成长。因为有了光的出现,才有了时间的概念。
光即时,时即光。没有光,亦不会有时间。进入二十世纪数字化时代以后,繁忙的生活节奏让时间变得更加紧迫,直至最终我们忘记了时间与光的关系。没有光,就不会创造出生命的奇迹,不会有丰富的地球资源,甚至我们快乐的生活。从光即时,到时光交错,该作品力图呈现“21世纪之光”,使人拾起渐渐被遗忘的“时间与光”之间无法切割的关系。
《纯粹雕塑的五分钟》(Five Minutes of Pure Sculpture),由bboxxfilme.de在2012年4月20日出品,也是安东尼·麦考尔(Anthony McCall)在柏林汉堡车站当代艺术美术馆(Hamburger Bahnhof Museum)个展的主题。安东尼·麦考尔将美术馆充满历史感光线充足的大厅变成了广阔的大黑箱,里面只有着迷雾和他奇异装置的光线。
这些固体光束雕塑,在暗室之中放大、缩小、重合、移动,由最初的“点”,渐进至“线”、“面”,直至三维的“体”、圆弧体。让人不约而同地站在了锥形的光柱中心,用手轻拂、撩动光波,让光从十指之间穿过。安东尼·麦考尔解构影像的基本要素:没有背幕,与空间浑然一体,光线的功能由传导转向主导,观众置身装置中的行为改变着光的形状与方向,因此成为“参与者”而不仅是“观赏者”。
自上世纪70年代成名以来,安东尼·麦考尔的作品在绘画、雕塑、表演、装置、大地艺术、影像领域成绩卓然,他的灯光雕塑介于电影和视觉艺术的中间地带。他称自己长期的探索为“固体光电影”,他的探索总是围绕着电影最本质的两个方面进行--光和投影,并探索和重新界定观者与作品之间的联系。
安东尼·麦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