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贇:光的“高低”有何用? | 独家
照明是一个点亮与被点亮的过程,在这里头,照明设计师对产品的技术认知很难超越厂商,对施工安装的技巧很难超越工程公司技术人员,那么,照明设计师的价值究竟落在哪里?
其实,光是构建空间感觉和体会的工具,而照明设计师,正是掌握这门工具的“创作者”。作为一个在建筑学领域深耕多年,转而投向照明设计的杨贇老师,将从建筑学对空间的解释角度出发,分五节课,与大家一同探讨,照明设计该如何来描述空间。杨贇照明设计中的空间向导(5-4)
第四节:光的“高低”有何用?
空间感的来源
在前一节课中我们有描述过,在空间中,我们之所以会产生所谓“空间感”,其中有个重要原因是我们通过眼睛看到了远、近、高、低这些参照物,这些参照物让我们感知自己站立在X、Y、Z的三维轴轴线中,标注了自己的位置,形成了空间感。
图:google草图大师软件的起始画面,相较此前的3DMAX,就好比DOS操作系统和Windows的差异,用最直观简单的方式构建了三维感官,就是设立了“参照物”,哪怕是最简单的三条线,“空间感”就出现了。
我们可以借此复习一下,本系列课程第一节所讲述的,空间从二维到三维的定义过程:

那么,在用光描述三维空间的用法中,不同的方式会带来什么样的心理效用呢?本节我们通过举例来说明,高与低的差异化表达。
高低之间的感受差异
这里指的高低,实际上物理上的相对高低,还指的是通过光线的表现来构造的“高低”感,所谓“高”,其实就是瞩目、突出,反之“低”亦然。
图:无论是建筑的下沉广场或是家居的下沉空间,“低”给人带来的心里感受就是“安全、私密、放松”这些。因此,光的所需要构造的,也是这种形神兼备的“高低”之分。
三低
低水平、低照(亮)度、低密度
图:以建筑中的人行道路照明为例,如果采用的是埋在墙侧壁的台阶灯,那么被刻意压低的光照度带来幽暗的路面,让人感受到其私密性心理暗示就比较强,同时,由于光线主要落点在路面上,建筑立面获得的照度低,空间感也减弱,指引性强。图:低水平、低照(亮)度、低密度这三个低,营造了“私密、亲和”的心理暗示关键词,所以如果把该应用编写进运知光“傻瓜书”系列,甲方的场所与上述关键词相关的,譬如“度假村”等等,大可直接对口采用这种布灯方式。
但如果修改“三低”其中一个属性,会带来什么样的相应影响呢?我们不妨试试,把低密度改为高密度:
图:很显然,低密度的布灯,哪怕是线状排布,都会让人感觉错落,属于点状群,一旦密度提高,其他不变,其实就有“点连成线”的意思了,这时候整体感觉依然私密,但亲和力相对减弱了,有了“规整”严肃的意思,你们看这张图,“度假村”的感觉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你会联想到一些公共空间,或者图书馆这样的场所。
图:三低的另一些做法。
三高
高水平度、高亮(照)度、高密度
图:只要我们将高度、亮(照)度、密度三者相应提高,将会为空间带来与“三低”完全不同的方式,如果用建筑空间语言描述,其实就等于把空间感“升高”了。

我们能感觉到,三高表现中,引导感变弱,同时空间感明显大幅度提升,“三低”时营造出来的私密感和亲和力心理暗示已经基本不存在了,场景的变化似乎从庭院小路一下子跑到了大马路上,严肃、庄重。
  • 640.jpg
  • 640.webp (1).jpg
  • 640.webp (2).jpg
  • 640.webp (3).jpg
  • 640.webp (4).jpg
  • 640.webp (5).jpg
  • 640.webp (6).jpg
  • 640.webp (7).jpg
  • 640.webp (8).jpg
  • 640.webp (9).jpg
  • 640.webp (10).jpg
  • 640.webp (11).jpg
  • 640.webp (12).jpg
  • 640.webp (13).jpg
  • 640.webp (14).jpg
  • 640.webp (15).jpg
  • 640.webp.jpg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