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LED倒装技术及工艺
引言发光二极管(LED)作为新型的绿色照明光源,具有节能、高效、低碳、体积小、反应快、抗震性强等优点,可以为用户提供环保、稳定、高效和安全的全新照明体验,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成熟的LED照明照明产业。
近年来,全球各个guo jia纷纷开始禁用白炽灯泡,LED将会迎来一个黄金的增长期。此外,近年来LED在电视机背光、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方面的应用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LED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自从发明氮化镓(GaN)蓝光LED以来,通过蓝光激发黄色荧光粉为基础的白光LED为照明、背光和显示等提供了合适的白光解决方案,从而推动了蓝光LED芯片和相应的白光封装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来,LED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LED的技术发展,主要围绕如何提升LED发光效率、提高LED工作可靠性和降低LED产品的综合成本三个方面来进行的。
其中,LED封装器件的发光效率提升,主要从芯片和封装材料、外延层结构、芯片设计、芯片和封装制造工艺等多种途径着力,以提高最终LED器件的发光效率。
而LED器件的可靠性提高方面,需要从芯片和封装结构、材料和制造工艺入手,重点解决好LED器件的电连接、散热和材料稳定性及匹配问题。
成本方面,在LED技术发展、制造工艺和设备进步以及规模化效应的作用下,近年来LED器件成本下降非常快,从而极大地推动了LED的广泛应用和快速渗透。
LED蓝光芯片技术一直存在正装结构、垂直结构和倒装结构三个技术方向,三种结构各有其特点和优势。
其中倒装芯片结构的概念直接来自于硅集成电路,倒装芯片在硅集成电路中已经大量应用且非常成熟,倒装芯片结构直接采用金属凸点与基板连接,从而消除了用金线连接带来的断金线的失效问题,特别是在芯片具有较多I/O连接口的情况下,可靠性改善更加明显。
倒装芯片应用于LED后,除消除断线风险外,还使LED的散热效果明显改善,从而使大功率LED器件及模组光源的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此外,由于倒装结构不需要金线连接,因此在后封装和荧光粉涂敷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适合在芯片制造阶段就直接完成封装过程,称为芯片级封装(部分公司甚至叫无封装),从而降低整体器件成本。
近两年来,倒装LED成为了技术发展的热门方向和重点方向,各个厂家纷纷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研发,并已推出倒装LED器件产品。
本文将重点介绍倒装LED的发展状况,主要围绕倒装LED的制作流程,说明倒装LED在芯片和封装上的工艺特点,描述倒装LED在现在和未来的应用形式,并展望倒装LED的未来发展方向。
1、倒装LED结构和特点介绍
1.1 三种LED芯片结构的对比目前LED芯片的结构主要有三种:正装结构、倒装结构和垂直结构,见图1。
图1:正装、倒装和垂直结构芯片对比图
正装LED芯片在结构上,P和N的金属电极焊盘都在出光的一面,整个P型GaN表面的电连接通过透明导电薄膜来实现。由于透明导电膜层较薄,导电能力有限,在整个P型GaN表面存在电流分布不均的问题。
在应用时,需要将正装LED芯片通过固晶胶固定在支架或基板上,点亮过程中芯片产生的热量需要通过蓝宝石散出去,由于蓝宝石和固晶胶材料本身的散热特性就较差,使得器件整体的散热较差;
同时正装LED芯片还必须打金线实现电连接,器件的长期可靠性较差;
因此正装芯片适合应用于总体发热量不高的中小功率封装器件,目前主要应用于灯管、吸顶灯、球泡、射灯等室内照明灯具上。
由于正装LED的制作工艺简单且成熟,成本也相对较低,所以大多LED芯片厂商都采用此种结构,市场出货量也最大,典型的企业包括晶元光电(Epistar)、三安、日亚(Nichia)、首尔LED照明(Soul)、华灿等。
垂直结构LED芯片采用上下电极结构,其基座是作为一个导电电极,电流沿上下电极纵向流动。在工艺上,垂直结构芯片先在蓝宝石衬底或SiC衬底上进行芯片工艺,再通过激光剥离技术将芯片转移到金属衬底上,实现垂直结构LED。
垂直结构芯片的散热较好,适合做大功率产品,但其生产工序中需要将衬底剥离,实现衬底的转移,该技术方向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此外其还是需要打一根金线,未能彻底解决断线的可靠性问题;目前采用垂直结构典型的企业包括旭明(Semi LEDs)和科锐(Cree)。
倒装LED芯片结构与正装LED芯片相反,LED通过蓝宝石面出光,P和N金属电极通过倒装焊接工艺直接连接在基板上。LED芯片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大面积的金属电极散到基板上,热效果较好。且不需要打一根金线,彻底实现了无金线封装,可靠性高。
目前采用倒装LED技术典型的企业包括Philips Lumileds和晶科电子(APT)。
1.2、倒装LED结构的技术优势相对于正装和垂直LED结构,倒装结构具有较多的优势,如图2所示是倒装LED芯片与基板连接的示意图。从中可见,倒装LED结构在力、热、光、电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图2:倒装LED芯片与基板连接示意图(1)实现了无金线的LED封装器件,防止了金线断裂失效,可靠性高:从前面三种LED芯片结构可见,正装和垂直结构的芯片都需要通过金线进行电性连接,而金线的存在则为LED的可靠性带来了风险。
在LED死灯的案例中,金线断裂占有最大的比例。金线断裂的因素很多,有可能硅胶、支架等封装材料热热膨胀系数不匹配,有可能是瞬间大电流导致的金线烧断等,所以金线的存在则会留有风险;而且金线的存在不利于LED产品的大电流使用。
而倒装结构的LED能够实现光源内部的无金线互联,减少了由于金线断裂导致LED死灯的可能性,提高了光源产品的大电流工作性能及其长期可靠性。
(2)直接通过大面积金属散热,无固晶胶,热阻低,散热效果好,可靠性高;
(3)正面无焊线PAD挡光,LED整体亮度高,光效高;
(4)大面积的金属电连接,由于散热效果好,在同等芯片面积的情况下,可以驱动到更大的电流,使LED器件的性价比(lm/$)提高。同时抗瞬间大电流冲击能力明显增强,适合瞬间大电流驱动的应用场合,如闪光灯应用。
(5)在多芯片LED集成和模组制作上倒装芯片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图3所示,给出了三种结构的多芯片LED模组的对比示意图。
从中可见,正装和垂直结构的LED模组中,存在大量的金线连接,如果有一根金线断裂,整个模组就会失效。而倒装芯片模组则完全克服了这种失效。
另外,由于模组光源功率很大,发热量很大,倒装芯片的散热优势能够很好的发挥出来。
此外,通过倒装芯片可以使芯片间排布更紧密,可以实现小尺寸和高密度的大功率封装模组,使得整体的封装尺寸变小,有利于整灯的光学、热学设计,有利于整灯的小型化,特别适合用于大功率、小角度投射型灯具,如投影仪灯、小角度射灯(Spotlight)等。
图3:三种结构的多芯片LED模组示意图
(6)在后封装制程上,倒装LED芯片由于无金线存在,可以使荧光粉涂敷工艺更加容易,简化封装制程。
可以在芯片制造过程完成封装工艺,实现芯片级封装(Chip Scale Package,CSP)。
可以类似集成电路的封装制程,一整个圆片或晶片一起封装,实现晶圆级封装(Wafer-Level Package,WLP),从而垂直整合芯片和封装工艺,降低LED器件成本。
(7)倒装LED芯片结构有利于实现LED与其它集成电路IC的系统化集成。将硅基集成电路技术和倒装LED相结合,实现LED与多种IC的系统封装,形成系统化的LED光源。
  • 640 (1).png
  • 640 (2).png
  • 640.png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