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智能照明随着LED路灯的普及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渐深入,需求日趋明确,成为众多照明厂商关注的又一个热点。国内相关行业组织,基于不同的应用背景,针对室外智能照明推出了不同的控制标准。 本文上篇可回复日期数字
1130 阅读噢!
2.3 深圳市LED产业标准联盟标准--《LED路灯智能照明技术规范》深圳LED路灯智能照明技术规范是由深圳市LED产业标准联盟制定。此标准对LED路灯智能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技术性能及技术指标制订了详细的规定,并提出了对系统性能的检测方法、验收准则。其目的是提高LED路灯智能控制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实现LED路灯智能控制系统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LED路灯智能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促进LED路灯智能控制产品质量提升,为LED路灯智能监控系统产品集中规模招标提供技术支撑。LED路灯/灯具智能控制系统是一个以开放式(如电力载波)或封闭式(如RS-485)总线与公用通信(GPRS/GSM/PSTN/CDMA/TCPIP/EPON/ZIGBEE等)作为控制终端/灯具间的主要通信信道而构成的一个控制网络系统。LED路灯/灯具智能控制系统的物理结构中包括四种主要基本设备:主站、集中器、控制终端和各类LED灯具。通过多种网络通信手段,它们可构成的一个集中式管理的数据采集和自动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图3. LED路灯控制系统拓扑图
在同一个低压市电(380V线电压/220V相电压)配电区域中,集中器与控制终端的数据交换可采用电力载波或485总线。集中器是整个智能控制系统在该配电区域中的管理节点,一个配电区域通常配置一个,一个集中器可以管理该配电区域下的所有控制终端及其所连接的LED 路灯,并能控制它们的运行状态。主站通常由集中式或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和通信服务器(或称通信前置机)组成,应当根据系统的规模进行合理的配置。主站与集中器的数据交换利用公用通信信道,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地选择信道类型。主站应具有如下基本功能:a) 采集功能;b) 参数设置功能;c) 校时功能;d)安全操作功能;e)自诊断功能;f)子地图功能
集中器应具有如下功能:a)数据采集;b)数据管理和存储;c)参数设置和查询功能;d)事件处理和告警;e)数据传输;f)本地功能;g)维护
控制终端应具有如下功能:a)LED灯具数据检测;b)数据采集;c)控制功能;d)调光接口;e)调光等级;f)通信中继转发和路由;g)终端维护
此规范还定义了电力线载波控制模块的技术要求和基于PLC的应用层通信协议。2.4 上海市《LED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应用层通信协议》此协议由上海建交委组织制订,其目的是将LED远程中央控制服务器与LED智能控制系统的集中控制器间通信以及集中控制器与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统一。最终只要遵循该协议的LED智能控制系统的远程中央控制服务器、集中控制器或者终端设备都可以无缝的接入到整个控制系统网络里,最终实现LED控制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化,可替换的目的,系统架构见图4。图4. LED智能控制系统架构
从图4中可以看出,整个系统分为三层:a.中央控制服务器:放于监控中心,用于控制、管理、监视集中控制器和终端设备。b.集中控制器:起到网关的作用,主要功能是将接受中央控制服务器下发的命令转发给终端设备,并且将终端设备上报的信息转发给中央控制服务器。c.终端设备:接受来自集中控制器的指令完成对应的功能,并且将自己的信息上报到集中控制器。主要包括的设备有:单灯控制器、智能电源、各种传感器设备如亮度、照度等。中央控制服务器和集中控制器之间的通信采用LED控制系统应用层通信协议,可以采用公用无线数据传输信道。集中控制器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参考了DALI协议,弥补了DALI协议在隧道照明应用中的一些不足,通信方式可以采用ZigBee或者PLC方式。3、总结室外智能照明控制特别是路灯智能控制在国内蓬勃发展,照明厂商和用户都迫切希望能有相应的标准来指导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从现有的标准制定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互操作性是智能照明控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还有控制的可靠性、数据存储和管理、数据安全、故障检测等。国内目前的室外智能照明控制通常采用2层或者3层的架构,通信方式以无线ZigBee和有线PLC为主。目前国内TEAS(半导体照明技术评价联盟)和CSA都在制定相关的智能照明控制标准,飞利浦也希望能利用多年积累的照明行业经验为中国的智能照明控制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参考资料】.城市照明自动控制系统技术规范,住房与城乡建设部。.LED公共照明智能系统接口应用层通信协议,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产业联盟。.深圳LED路灯智能照明技术规范, 深圳市LED产业标准联盟。.上海LED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应用层通信协议,上海市建交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