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AALD)资深会员、浙江城建园林设计院副院长沈葳先生在广州仰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内接受了新浪家居的采访。报道一出,阅读量逼近10万。对此,小A节选了部分内容,与君共享。
新浪家居:现代照明与古代照明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沈葳:现代照明更讲究控光,而古代虽然有一定控光,但基本上还是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只能追求器具的形状,如莲花灯、镂空的灯。
新浪家居:您认为灯光照明的本质是什么?
沈葳:我觉得是灯光与人的关系。人在不断地驱动照明技术的发展,而照明技术的发展肯定是为人服务。光影是故事的灵魂,文化是情绪的延展,正如照明设计大师面出薰所言“我们应该追寻的主题是,迷人的灯光设计不是把光叠加在一起,而是在一点点光中发现和创造一些微妙的阴影”。
新浪家居:夜景照明可以美化城市,但又引发光污染,您怎么看待这两者的关系?
沈葳:只要是夜景照明,即使控制得再好还是会产生光污染。夜景照明总体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因为毕竟是将白天的生活在夜晚延续了。一方面,先进的科学技术把光污染控制在人类适应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光污染虽然会产生,但可以控制——灯不一定要开到天亮,开灯时间可根据太阳光的光照进行感应,天暗了之后景观灯才开启。但景光灯不像路灯的功能照明,功能照明要开到天亮,功能照明的光污染要严格控制。
新浪家居:您觉得做得比较好照明设计有哪些?
沈葳:这次南京青奥会,虽然我没有参与,但《亚洲照明》杂志在第41期就刊登了一些案例,非常美观、人性化。
新浪家居:您做过那么多项目,有没有什么心得与大家分享?
沈葳:无论什么项目,对我们而言都是一个挑战。我们做绿色照明,重点是选光的控制:第一,一定要控制眩光,我认为眩光会影响整个照明项目;第二,注重人的视觉舒适度,控制眩光之后才可以产生;第三,要注重美感。
新浪家居:您曾说“照明设计师其实是魔术师”,我想问一下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
沈葳:灯光设计本身是配角,但有时要做到主角,我认为这跟项目有关。比方说,做一个灯光秀项目,照明设计师确实是一个魔术师,但如果是做一个公共建筑或政府项目,它不需要你像魔术师那样变来变去,它需要的是安静的照明。我认为建筑师章明先生说的一句话很对:有时候安静的照明比绚丽的照明更有力量。
新浪家居:您现在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哪些方面?
沈葳:我们重点研究的方向是灯光与人的关系。十多年前,我们从南浔古街开始研究,南京的老门东街区除了灯光要做得漂亮之外,我们也做了一些地面的灯光、墙面的灯光以及锥子里的灯光,多种灯光产生幻影的效果,这就是灯光与人的关系。
新浪家居:灯光照明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关注和探讨?
沈葳:在我眼中,灯光好比时装,需要不断变更,可能五年前蛮好看,但现在却显得支零破碎了。因此,我提出一个概念:灯光的有机更新。就是说,原来的灯具现在不适用了,该怎样整改?这可能是我今后追求的方向。
新浪家居:您觉得照明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沈葳:我认为前景非常大。首先要踏踏实实把手上的项目做到最好,要对业主负责,再者就是照明设计要与城市、家居、设计以及街区的智能化融为一体。但这毕竟是整个智慧城市的一小部分,它需要我们充分发挥配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