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骗局当道 LED外贸需谨慎!》这篇文章在行业内引发强烈“地震”,为何该文会产生如此轰动的效应?这个外贸新骗局到底坑了多少LED企业?为何到现在仍未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这其中到底有何“玄机”?
林先生是一家外贸企业的老板,上周,当他看到此文时,第一时间跟反馈了他的类似遭遇,并加入了由首次对该骗局进行公开揭露的外贸企业老板“卫先生”组建的受害者群。在这个群里,林先生通过和大家讨论发现,有一位梁先生居然遇到了和他一样的骗子,客户护照、公司都一样。因为这样的缘故,他得以和梁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最后,他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小编。
梁先生遇到的是一个连环的外贸骗局,黑客为洗钱而设下。梁先生这个环节与之前报道的受骗案例类似,但理出脉络后,则牵扯出层层受骗者,更为复杂,更难处理。
1、“客户”就是黑客,供应商无辜被利用洗钱
林先生介绍了梁先生的案例:“梁先生是做灯饰外贸的,骗子客户跟他采购产品,也是从第三方账户多打款进来,并让他将剩余的货款打给另一个供应商,案情基本上和此前报道的类似,只是汇入方跟香港警方报案说,因为自己的邮箱被黑客‘钓鱼’(PS:近年来,在外贸行业,此类邮件诈骗行为非常猖獗),最终将钱转到了梁先生账户。”
林先生告诉小编,在群里,大伙把梁先生的案例定性为黑客钓鱼案件,跟梁先生采购的“客户”至少是黑客团伙中的一员。他们中有人黑了台湾的一家公司,并让其汇款到梁先生的账号,而这个“客户”负责和梁先生对接,骗他入局,利用他的账户来洗钱。
据透露,这家台湾公司一共被“钓鱼”了28万美金,其中有四分之一汇到了梁先生的账户。其它三份,又分别汇款到不同的三家受骗公司手里。
2、第一受害人将借法律追讨,层层官司或看不到头
“我会以不当所得起诉我汇钱给他的下一家‘收款方’,这样才能追回货款,退回给台湾公司。而且,一旦台湾公司起诉,我这样做也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梁先生说。
实际上,根据梁先生所说,台湾公司可凭“不当所得”起诉他,这样他除了同样以“不当所得”起诉下一个收款方,层层来追货款,确实也没有其它的选择了。不然,就要自己掏钱了事。因此,如果说作为第二、第三、甚至更多层的受害者,只要不想无辜赔钱,都得一层层地把官司打下去。
林先生认为,这个骗局环环相扣,源头公司要么追讨无望,自认倒霉撤诉,要么中间环节的受害者不堪漫长的纠纷,为了息事宁人,最终被迫分摊款项,替黑客“埋单”。
3、好消息传来:香港警方已着力调查此骗局
事实上,也就此事咨询过“外贸无解新骗局”一文中的最初披露者卫先生。他告诉小编,现在他已经掌握了诈骗团伙的相应行踪,只要香港警方和内地警方能联动起来,就很容易破案。可是一般只有大案才足够引起高层重视,才能促使两地警方通联破案。因此,他认为这个骗局一旦扩散到引发香港警方高层关注,也许就有希望。他建议,大家可以抱团行动,因此也才建立了受害者的QQ群。
卫先生已经从抱团应对中初步受益,群里有位供应商和他遭遇过同一个骗子,给他提供了相应的证据,下一次他去香港警方“报到”,这些证据和他提交的另外的诸如和骗子邮件往来、合影、提单等更种物证,至少可以让香港警方作出更为公正的定论:他也可能是受害者,从而有利于下一步的侦查。
在发稿前,受害群里已经传来一个好消息:香港警方已经在力查此骗局,受骗者都可以通过网上渠道报案。
4、受害者难以洗白账号冻结,公司或瘫痪
假设梁先生的下层也是受害者,那他面临着的可能只是来自梁先生层面的诉讼,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更靠近源头的,像梁先生这样的受害者,因为涉及离岸账户操作,则需要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事实:前文说过,梁先生是香港注册的公司,账号是大陆开的离案账号,台湾公司一报警,就被冻结了。
他说:“还好没有把全部家当都存在里面,不然没钱周转,生意都得停掉”。目前,他借朋友的账号处理生意。
据了解到,一旦对方没有撤诉,案件没有了结,不管是香港公司、香港账号,还是香港公司、国内离案账号,都处于香港辖下,都会被冻结,而且不能注销重开。最严重的影响是,企业的资金都在里面,被冻结了,直接面临资金流断裂问题。目前,小编接触到的受害者恰恰都是中小型企业或者SOHO,资金流更为吃紧。而且,在受害群里毫不夸张,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几个人加进来,据卫先生介绍,很多灯饰行业的,广东、浙江的企业受骗波及范围非常广,涉案金额可能已经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
提醒:
另外,多位受害者提醒外贸企业:若您的账户里突然多出货款,切记要原路退回,客户货款最好是从客户自己的账号打出,如果涉及中间商服务的问题,也请一定做好防范。
事实上,据林先生透露,这个骗局以前就听说过,只是没有人主动曝光,彼此之间没有交流,一直沉寂至今,直到卫先生披露后才爆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