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界戏称为“大脑”的柏林自由大学语言学院图书馆(Library for the Faculty of Philology)于2005年对外开放。这座造型酷炫的半球形建筑坐落于学院其他中规中矩的建筑群中,显示出了图书馆对于大学校园而言的“大脑”作用。
1外观
图书馆有两层表皮,外层立面穿插着采用了留有气孔的镀银铝板和遮光玻璃。钢结构空间框架被漆成明黄色,其内侧覆盖着一层由白色玻璃纤维布组成的内表皮,期间还分布着一些聚氯乙烯制成的透明模板。
2入口
图书馆共有五层,内部包含了一处充满反射自然光线的巨大空间。连接起图书馆与周边建筑的是两个太空船般的大门。
3内部
内部形式呈现出波浪起伏般的曲线形平台,这样的设计在紧凑的场地内实现了空间宽敞的效果。
2采光
包括地下室在内的5层楼面上的座椅则被分布在靠近建筑表皮部分的平台空间,由此使所有楼层都能得到尽可能多的采光。为了凸显出读者以及书本为整个图书馆带来的生机,建筑师们除了在钢结构和两个入口使用明黄色之外,室内其余部分只采用白色和灰色。
4理念
柏林自由大学语言学院图书馆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它的生态概念,并考虑到节约能耗的通风和温控系统。大楼的双层表皮可提供自然通风,由此屋顶部分的室内白色膜材料与外层通风孔之间形成的空洞便成为空气吸收与排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