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LED照明代工路"暗"了?

在富士康,一个重要的存活法则是只要“老大”让做一件事,你的回答只能有4种选择:嗯;是;好;OK。“集权主义”管理之外,在富士康,管理层的等级繁多森严、台籍员工与大陆员工明显差别待遇等也都为外界所诟病。现如今,劳动群体面对同样内容单调机械、压力巨大、等级森严的工作,劳动密集型企业还能否依靠“集权主义”管理“横行”?恐怕现实已经给出了有力反击。如今看来,富士康问题与郭台铭的烦恼远不止于管理方面。


  最近,富士康一词反复见诸于媒体报端,员工患白血病、iphone 6 等关键词围绕着郭台铭和他的富士康,想低调都难。这不,就在笔者还未截稿之时,富士康又出事了!


  作为代工企业的佼佼者,借助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在成本和政策上的比较优势,富士康最早占领市场,并适时的调整精准策略,一度成为遍布欧洲、南北美洲和大洋洲的世界上最重要的代工厂。


  可如今,成本和政策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日渐下滑,大的经济环境的不景气等,似乎都成为了郭台铭和富士康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雪上加霜的是,如今,内地的投资环境、员工维权意识的觉醒、内地观念的进步等等,都在倒逼着其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与改革。


  如今,富士康依然承接着各路高科技公司一波又一波订单,从笔记本电脑到苹果手机,从数码相机到LED照明。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比喻,富士康就像一个勤奋的厨师,靠着低廉的菜价和可口的菜品,吸引着顾客应接不暇的点单,不断地炒菜。顾客们胃口好,他炒多少,顾客就能吃多少。现如今,富士康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于服务苹果,重新走回代工厂轨道。


  在布局LED产业链的同时,富士康也在代工业务上有所斩获。2009年,富士康开始给飞利浦、通用电气等国际照明巨头做代工。据内部人士透露,仅当年飞利浦和通用电气两大厂商的LED代工销售额就超过2亿元人民币。


  然而烦恼多多的富士康能否在LED产业上停留在原地还是更进一步呢?有待考验。


  可任谁都明白这是问题,更是危机。就像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订单飞向了东南亚,就连苹果的订单都从富士康分流出去,从100%由富士康生产降为80%由富士康生产,苹果分散供应商的策略调整无疑让郭台铭的担忧更清晰的得到了印证。此外,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多项生产成本的提升,代工显然并非一门长久生意。


  郭台铭的烦恼又岂止这些。富士康的接班难题在如今看来,也并非容易破解的难题。在郭台铭悉心栽培的接棒人也就是其胞弟郭台成去世后,郭台铭也表示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和侄子、侄女接班,于是他也在尝试外聘高管、内部培养,执行分权分利的方法,让很多年轻人接棒,就像他说的,“集团大到一个程度,就会走向联邦或者邦联体制。”


  只是,这样的安排似乎并不能完全散去接班人的隐忧,因为业务增长乏力、内部管理变革等问题,似乎只会越来越凸显。


  • 640.jpg

回复数 5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