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三四线市场灯具经销商生存现状
三四线房产市场一直是网络讨论的热点,毕竟能买得起一二线城市房子的人是少数,相应地三四线装修市场也被关注,同样三四线市场灯经销商生存现状也成为反映市场热度的风向标。
近年来三四线市场灯具经销商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入行门槛相对较低,而且先入行的赚钱效应带动了大批追随者,毕竟打一辈子工也就意味着这一辈子就毁了,但当大家一窝蜂进入这个“很赚钱”的行业后发现市场变了,当然会变化呀,市场不但与需求有关,也与经销商数量有关啊。灯商户如何去推动市场重塑与洗牌?怎样抓住灯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才能立足于江湖。下面分析下三四线市场灯经销商生存现状。
先生存再发展
压在灯商户上最大的压力无疑是租金与人工成本,每天早上一开门就有好几百块钱的欠款需要今天挣回来,如果你能生存下去,但房租一涨后还能生存吗,又何谈发展。比如你开一家灯饰店,合同签三年,租金一年10万,如果在这三年内赚到毛利90万,除掉房租30万,人工30万,税费电费杂费15万,利润还有15万元,相当于你每年挣到5万,也就仅仅够维持基本生活,要想发展除非将毛利大幅提高,要么提高生意额,要么提高毛利率,但实际上这两样都不容易,因为灯网购实在太凶猛了,如果合同到期后房东再涨房租则几乎无路可走。
由于三四线消费者购买力有限,成交量难以做大,加上销售渠道多元化下电商的冲击下,促使现今很难像过去那样单靠门店就能养活全家,有些专业市场甚至在店铺贴上“有事外出,业务打电话×××××××”的告示,自己忙着做工程去了。不少能在竞争中活下来的商家其实是以前做装修的,或者在工程方面有人脉,可以拿到一些工程订单,多条腿走路这样才能生存下来。又或者做淘宝做得早的,已经是皇冠店,还有一定的网络生意,不过天猫来了后即使做到皇冠也很难经营,除非自己开得有灯厂。
忍耐潜伏待时机
正如马云所说的,活着,仍然是绝大多数商家的第一目标,只有活着,才有后来的发展。毕竟灯的销售还没有全面爆发,大量更换的时候还没到来,高潮还在后头,现在占住位置,忍耐潜伏等待时机,就像蝉一样,在黑暗的地下吮吸着苦涩的树根汁液,等待着冲天一飞一鸣惊人的时刻到来。
现阶段,终端市场的困顿与煎熬,对商家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有商家甚至直呼“从事灯饰行业十几年,今年生意特难做”,但实力商家大多会选择实力品牌运营亦是不争事实,品牌效应也得以进一步凸显,尽管挟“低价”之利器,却夹杂“品质难保”、“服务难续”,其未来发展可期,但现阶段还未能成大气候,看不见的战线暗涌流动,摸不着的销售成重要阻力呀!
培育差异化优势
由于三四线市场上的零售终端,往往是地理上分散且单店产量不高。因此,依靠人海战术易成本过高,因此,如何面对“地广客稀”的市场环境,提高深度分销的效率和降低费用是启动三四线市场的关键。目前三四线市场连锁渠道面临着激烈竞争、物流配送困难及售后不便等问题,而针对品牌代理,差异化经营是未来渠道商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客户群体也将越来越细分,经销商也会根据其不同客户群体来丰富、完善自身产品线。但必须指出的是,在此之前,经销商要对自身资源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营销手段。灯具针对的客户面较窄,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前期耕耘,又怎么在将来市场好转时拿到订单呢?
如何占领市场呢?第一,和品牌企业联手共谋区域,只有强强联合,才能构建更坚固的堡垒;第二、经销商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都应该随着市场变化而调整,也就是说,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气,传统灯具时代的组织体系和资源整合工具,必须加以改进以适应新的变化;第三、要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准确判断出国家节能政策的脉搏,不能早,也不要晚,早了则导致空等耗费资源,晚了则错过盛宴。无论干什么事情,把握好入市的时机都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