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一:关注目的国最新法律法规,提前作好应对防范措施
台湾7月1日实施LED灯泡最低容许耗用能源基准管制。台湾经济部宣布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LED灯泡最低容许耗用能源基准管制,为亚洲第一个实施LED灯泡强制性能源效率管制地区。强制规范室内常用一般照明白光型LED灯泡能源效率须达75流明/瓦(lm/W)以上、黄光型则须达70 lm/W。而经济部标检局今年1月曾发公告称,自7月1日起LED灯泡商品将实施强制性应施检验,测试项目包含安全、性能及电磁干扰。若商品未经检验即上市销售且经查证属实者,将依商品检验法第60条规定,处以20万元以上200万元新台币以下罚款。即要求,自2014年7月1日起,厂商所贩售的LED灯泡,除必须符合法定最低容许耗用能源基准外,且经济部标准检验局并已纳入商品应施检验的程序,未来不符合能源效率基准LED灯泡,将不准进口或在国内销售。(来源:台湾经济部)美能源部拟修订LED灯泡能源测试程序。7月20日, 从宁波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了解到,美国能源部(DOE)最近提出了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灯泡的新能源测试程序,我国利益相关方应重视应对。据了解,该提案明确了测量流明输出、输出功率和相对光谱的方法,以决定相关色温。该规则还提出了一种计算LED灯泡寿命的方法,定义了LED灯泡的寿命是指流明维持至70%的时间长度,并增加了LED灯泡功效和显色指数的计算方法。美国能源部还于近日发布了一份补充通知,修订了“寿命”的定义,以更好使其与《1975年能源政策和保护法案》(Energy Policy and Conservation Act of 1975)中的法定定义相符。DOE提议了一个“故障时间”的新定义,以支持修订后的“寿命”的定义。利益相关方可以在8月4日前提交相关评论、数据和信息。(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小编寄语:随着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政策法规淘汰白炽灯,LED照明迎来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前景。欧盟、日本于2012年便全面禁止使用白炽灯,美国、加拿大也于2014年开始逐步淘汰白炽灯。此外,这些中国主要的LED产品出口市场进口门槛亦不断提高。诸多政策在为我国LED出口企业创造巨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对我国LED产品出口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要求。
对LED出口企业来说,除了要加强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发,提升产品品质,打下扎实内功外,同时也要关注出口产品目的地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的最新变化,主动应对政策变化可能造成的风险,提前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
预警二:LED专利战节节爆发,国内企业恐再难置身事外
LED专利诉讼战升级,亿光支付日亚化10万美元罚金。
日本LED大厂日亚化(Nichia)与台湾LED封装厂亿光、美商奥晶科技(Emcore Corp.)之间的专利诉讼延烧至今,有了最新进展。根据日亚化2014年6月11日最新发布新闻稿指出,亿光已依美国东密西根联邦地方法院之命令支付日亚化10万美元罚金,以作为违反该法院先前命令之制裁。该案件名称为“Everlight Electronics Co.,Ltd. and Emcore Corporation v. Nichia Corporation and Nichia America Corporation”(案号:2-12-cv-11758 GAD-MKM (E.D. Mich.)),预定2014年10月开庭审理。(来源:中国LED网)英特美专利侵权上诉遭驳回,三菱化学之红色荧光粉专利裁定有效。韩国专利法院日前驳回英特美(Intematix)上诉之声请,并于2014年6月3日裁定该专利有效。韩国专利号816693所涉及的氮化物类型红色萤光粉,为日本三菱化学(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MCC)与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NIMS)共同持有,统称为CASN(CaAlSiN3:Eu)、 SCASN((Sr, Ca) AlSiN3:Eu),广泛应用于LED、照明设备、显示等方面。除了韩国以外,三菱化学也于日本、美国、中国、台湾等注册专利,也同时拥有许多与 CASN和SCASN萤光粉相关的其他专利。英特美于2012年9月7日,针对三菱化学的专利侵权诉讼,向韩国专利法院提出专利无效抗辩,2013年4月30日遭该院驳回,裁定专利有效。英特美不服判决提出上诉,韩国专利法院目前对此维持原判之裁定。(来源: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
小编寄语:亿光与日亚的专利持久战犹未停歇,英特美与三菱的诉讼案波澜再现……事实上,这些年来,LED照明产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国际企业之间专利战频发,硝烟不绝。据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GSC)《LED专利趋势分析报告》调查显示,本年度截至5月份,全球LED专利诉讼案件已高达二十余件起,尤其是海外企业对国内LED起诉案件就多达20件。
LED专利诉讼与日俱增的背后,无疑是LED产业利益的博弈。而随着LED照明步入发展黄金期,全球的LED大型企业无不加紧运用专利这一武器掌握市场主导权,专利战亦将呈常态化趋势。中国LED企业正在逐渐壮大,市场地位日益凸显,不难预见,面临国际巨头的专利诉讼,只是时间问题,却再难置身事外。在此严峻形势之下,中国LED企业应变被动为主动,未雨绸缪,积极了解专利纠纷本质,主动应对,提前进行LED专利布局。
预警三:LED出口灯具屡被召回,产品质量频亮“红灯”
加拿大召回中国产蝴蝶形状LED灯。5月12日,加拿大卫生署与DOLLARAMA公司联合宣布:对中国产蝴蝶形状LED灯实施召回。本次召回涉及LED灯蝴蝶产品代码14-3032472和产品代码(UPC)667888173877。此次被召回的商品数量为19836盏。召回原因为该LED灯使用时电池易掉落,有引发火灾的危险。截至目前,加拿大卫生署尚未收到任何事故报告。加拿大卫生署建议消费者,立即停止使用被召回的LED灯。(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美国CPSC对中国产ProLED实施召回。7月15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与Halco公司联合宣布对14款中国产ProLED灯泡实施召回,此次被召回的商品数量为9500只。目前,Halco公司已收到5起该款LED灯泡从灯座脱落的事故报告,暂无人员伤亡。
CPSC表示,该LED灯可能发生过热现象并易掉落,有导致砸伤和烧伤的危险,消费者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可联系Halco公司进行免费更换。此次被召回的ProLED灯主要用作户外安全照明及店铺展示。(来源:中国LED在线)
小编寄语:随着中国LED产业的迅猛发展,出口至海外的LED灯具数量呈几何式增长,但近年来出口灯具被召回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一方面体现了国内LED照明产业发展的突飞猛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产品质量安全堪忧。 质次价低的产品不仅成为阻碍我国LED照明出口的绊脚石,而且严重影响了中国LED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声誉。对LED产品生产商和出口商来说,作为产品的命根,质量尤其要把好关,只有坚守质量底线的企业,才有可能最终获得市场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