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吴长江是总经理,全面负责企业运营,因而对外总是由吴长江代表企业,外界提及雷士,言必及吴长江,其他两位股东觉得自己身份被贬低了。在这种失衡的心态下,分管销售的胡永宏开始越位干涉企业经营,原本只须向总经理汇报的事情,胡永宏也以股东身份要求职业经理人向其汇报,并且单方面下达他的指示。这就造成股东意见不一致时,下属无所适从。随着局势的恶化,但凡公司开会,股东一方提出看法另一方就表示反对,致使会议无法进行下去。
由于吴长江的步调太快,其他两位股东担心企业根基不牢,吴长江再这样搞下去会把雷士搞垮。再加上胡永宏当时已经萌生退意,于是索性提出只要公司有收益就马上分红。而吴长江开始品尝两位股东的联合牵制了,相对他们二者而言吴长江只是持股45%的小股东。
于是,“每月分红”变成了董事会的正式决定。而分红之时,由于吴长江的股份较多,因而所分得现金也较其他两位股东多。其他两位股东心理进一步不平衡,要求分红也必须一致。于是雷士进行了一次股权调整,三人股权均等,形成33.4%、33.3%、33.3%的均衡状态,三位股东在企业的工资、分红也完全均等。
也有传言说是因为吴长江曾欠下赌债,经常从公司账上拿钱还钱,为此雷士几位创始人才开始分红,有人透露,这是因为吴长江从公司拿了太多钱,不得已稀释股权。
矛盾激化终“分家”
2005年,随着雷士的销售渠道改革,三位股东的矛盾全面爆发,其他两位股东激烈反对吴长江的改革方案。
吴长江打算从全国数百家经销商中,选择规模较大的数十家,并把他们整合成35个运营中心,其角色不再是单纯的销售职能,而是当地的物流、资金和出货平台。肩负区域内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其他规模较小的经销商,则与各省的运营中心接触,不再由雷士直接统一管理。而这些运营中心的总经理,都是挑选各省会城市业绩最好的经销商来担任。他们既有自己的直营店,同时兼顾整个区域的运营管理。
吴长江的方案遭到胡永宏及杜刚的反对。因为渠道变革的导火索,股东之间的分歧上升到了企业分家与否的层面,胡与杜决定召开董事会,会上三个人就渠道变革的事情吵了一通,吴长江做出拿钱走人的姿态。
几天后,胡永宏准备在成都举行雷士经销商“维稳大会”。会议召开那天很多经销商根本没来成都,还有人急着会后赶到雷士总部所在地惠州。此时坐镇惠州的杜刚发来消息,晚上吴长江要举行另一场经销商大会。
从全国各地赶过来的雷士照明经销商齐聚惠州雷士总部,强势介入雷士股东分家之事,会议厅现场还拉起了“雷士战略研讨会”的横幅。当着全体经销商、供应商还有公司的中高层干部的面,经过五个多小时的协商,最终两百多名经销商举手表决,全票通过吴长江留下。
由经销商投票公决雷士命运的一幕在惠州上演,这种怪事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桩,可就是在雷士身上发生了。面对此种局面,胡永宏与杜刚被迫接受各拿8000万离开企业。
对于这出戏剧性的一幕,胡永宏坚定地认为是由吴长江一手策划的。这一“赌局”吴长江最终赢了,股东问题是妥善解决了。
引入资本谋发展
惠州会议后,雷士账上并没有足够支付股东款的现金。最终达成的折中方案是,两位股东先各拿5000万,剩余款项半年内付清。
在兑现了一个亿的股东款之后,雷士账上几乎变成“空壳”,据吴长江说,从2005年底到2006年的下半年,他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找钱”,其他的一概不管。
2006年3月,经联想控股柳传志介绍,一位与联想控股有合作的低调广东女富豪叶志如,通过其私人拥有的BVI(维京群岛)离岸公司“正日”,借了200万美元给吴长江,借款期限为半年。而吴长江得到的另一笔投资来自2005年底开始接触的亚盛投资总裁毛区健丽。毛区健丽了解雷士股东纠纷的整个背景后决定协助吴长江融资。
2006年6月27日,毛区健丽吸引陈金霞等三人投资400万美元,加上自有资金494万美元及顾问费折算100万美元,合计994万美元,购买雷士照明30%股份,后分予陈金霞、吴、姜三人共10%,自占20%。但是雷士的资金缺口依然很大。
一个多月之后的2006年8月,在毛区健丽的牵线搭桥下,软银赛富正式决定投资雷士。8月14日,软银赛富投入的2200万美元到账,占雷士股权比例35.71%。
2008年8月,雷士照明以现金+股票的方式收购了世通投资有限公司,其中现金部分须支付4900余万美元。为了完成此次收购,雷士照明再次寻求私募融资。
在该次融资中,高盛与软银赛富联合向雷士照明投入4656万美元,由于此次融资,吴长江的持股比例因稀释而失去了第一大股东地位,持股34.4%;而赛富持股36.05%,成为第一大股东;高盛以11.02%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三大股东。
2010年5月20日,雷士照明登陆港交所,发行6.94亿股新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3.85%),发行价2.1港元/股,募资14.57亿港元。
2011年7月21日,雷士引进法国施耐德电气作为策略性股东,由软银赛富、高盛联合吴长江等六大股东,以4.42港元/股(较当日收盘价溢价11.9%)的价格,共同向施耐德转让2.88亿股股票。施耐德耗资12.75亿港元,股份占比9.22%,因此而成为雷士照明第三大股东。施耐德得以入股雷士照明,背后的推手及撮合者,是身为雷士第一大股东的软银赛富合伙人阎焱。
从股权结构来看,吴长江早已失去第一大股东地位。吴长江非但不担心自己的控制权旁落,反而在上市以后还大幅减持股票,直到转让部分股权给施耐德之后,吴长江(包括其个人及通过全资公司NVC合计)的持股比例下降到了17.15%的最低点。而赛富则还拥有18.48%的持股比例。
而反观软银赛富及高盛两位投资人,直到施耐德入股之前,两家的持股数量(6.81亿股、2.08亿股)依然跟二者在雷士上市初期的持股量并无二致。换句话说,赛富及高盛在雷士上市以后从来就没有套现一股股票。
这起注资在七年后酿成了双方反目的结局。
涉嫌违规再遭驱逐
2012年5月25日,雷士照明发布公告,吴长江因个人原因辞任董事长、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并辞任公司董事会所有委员职务。同时,来自赛富亚洲的阎焱、来自施耐德的张开鹏分别继任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一个多月后,吴长江通过微博表示,辞职是受董事会逼迫,此后在媒体上和阎焱展开口水仗。阎焱称,吴长江辞职是因为被中纪委谈话,协助调查其在重庆南岸区的情况,在律师建议下辞职。同时,吴长江涉嫌“关联交易”,私自将雷士照明总部迁往重庆,以此获得当地政府奖金和土地好处。此外,吴长江还涉嫌境外赌博,欠下六千多万美元的赌债。
经销商力挺再渡一劫
但驱赶吴长江的行动并没有成功。雷士照明员工罢工、经销商停止下订单、供应商停止向雷士照明供货,要求吴长江尽快回归,并让资方施耐德退出雷士。他们甚至共同表示,如果吴长江不回来重掌雷士照明,员工、经销商和供应商将另创品牌,请其出山。
2012年8月14日,在雷士照明董事会独立调查委员会对该事件的调查结果中,吴长江承认在雷士照明首次IPO时,他曾协助一些员工和经销商购买大量股票,员工和经销商将钱汇入他的私人账户。除此之外,吴长江还承认他从经销商处获得了个人贷款。
同时,他没有向董事会和调查小组提供关于与重庆南岸区签署的合同文件。此外,他涉及的关联公司与雷士照明有近5000万元未能及时偿还的款项。
董事会认为,重新委任吴长江担任公司董事长及董事有违上市公司之守则,并不妥当。2012年9月4日,这起风波以雷士照明成立临时运营管理委员会、吴长江任负责人而告一段落。
然而,吴长江并不甘心徘徊在董事会门外,而阎焱也因为没能赶走吴长江而如鲠在喉。
借力德豪润达重返董事会
2012年12月5日,吴长江将雷士照明股份增持至22.07%,成为第一大股东。两周后,德豪润达以共计16.54亿港元收购雷士照明普通股及股东NVC(吴长江持有的离岸公司)共计6.33亿普通股,占股20.08%,成为雷士照明最大股东。同时,吴长江通过NVC公司入股德豪润达,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2014年1月,德豪润达对雷士照明的持股比例增加至27.1%,成为最大单一股东。
2013年1月11日,王冬雷进入董事会成为非执行董事,同一天吴长江出任雷士照明首席执行官。
2013年4月,阎炎辞去雷士照明董事长职务,王冬雷被选为新任董事长。再两个半月后,吴长江重返雷士照明董事会,成为执行董事。
蜜月期后冲突不断
雷士第二次内斗结束不久之后,第三次内斗又轰轰烈烈上演。
德豪润达入股雷士照明之后,双方开始了蜜月期。然而双方矛盾在2013年6月第一次引爆。当时王冬雷私下找吴商量将光源业务从雷士转到德豪,一开始公司副总裁穆宇不同意,此后阎焱也来过问此事,王冬雷怀疑自己被穆宇出卖,想要辞退他,吴长江则力保。
2014年7月15日,雷士照明公告,吴长江退出雷士照明10家附属公司董事职位。其中,惠州雷士光电及雷士照明(中国)等公司改由王冬雷任新董事长。
据吴长江透露,2014年7月18日,他与王冬雷达成三条协议:双方继续齐心合作;或者吴长江离开,将关联公司卖给雷士照明;或者吴长江筹钱买下王冬雷手中的股份。
吴长江称:“之后,有经销商来看我,我就告诉了他们与王冬雷的谈话,有兄弟认为,我与王冬雷在一起合作肯定合作不好,我也不能走,不如大家筹钱,买下股份。”
最后的商议结果是,经销商们成立一个联合公司,再与雷士照明合作,并入上市公司,“经销商渠道的利润高于上市公司,合并后,我们肯定能控股。”
2014年7月26日左右,吴长江与经销商在北京签订协议,计划成立新的公司。据吴长江透露,当时同意成立新公司的有28家经销商。之后,消息被王冬雷知晓。王冬雷则称:“哪有上市公司的渠道由一家公司独家垄断的?吴长江这是在要挟董事会。”王冬雷还表示,经销商是受了吴长江的胁迫。
作为反击,王冬雷通过上市公司于2014年7月30日发布一则公告,宣布了新的国内客户的赊销暨授信管理制度。业内普遍认为该公告剑指吴长江的授信权。
矛盾升级吴长江再遭“逼宫”
2014年8月3日左右,王冬雷在广州召集经销商开会,寻求经销商的支持。
会后不久,王冬雷在2014年8月8日下午,召开董事会,经董事会成员多数表决通过,罢免吴长江雷士照明公司首席执行官职务,并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以罢免吴长江公司执行董事职务,同时被罢免的还有副总裁吴长勇、穆宇以及王明华。吴长江第三次被赶出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
2014年8月9日,吴长江和王冬雷斗殴视频在互联网传播,吴长江表示王冬雷对其的指控纯属诽谤污蔑,并解释说事件由王冬雷一手策划,起因是王冬雷试图将雷士照明的核心产品转移到德豪润达被阻止,因此双方发生冲突。
2014年8月9日,王冬雷向媒体透露,广州的经销商大会,38家中有35家左右前来参会。当记者追问是否会出现像2012年那样,经销商罢工的事件时,王冬雷称:“已经获得了超过80%的经销商的支持。”
各执一词是非难断
2014年8月10日,吴长江接受媒体采访,要求公布2012年引进德豪润达入股的协议。与此同时,王冬雷接管万州工厂未果。
2014年8月11日吴长江与王冬雷分别在重庆和北京召开发布会。王冬雷直指吴长江私下向关联公司进行20年的雷士品牌授权,损害了雷士的利益,甚至爆料说吴长江欠下4亿赌债,每个月利息超过1000万。而吴长江则声称王冬雷打破入主雷士前双方签署的“君子协定”,并指王冬雷不断越权管理,引起管理层不满,说自己赌博也是王冬雷血口喷人。
2014年8月12日凌晨,王冬雷表示,吴长江通过其控制的二级子公司,设计绕开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管,伙同其弟吴长勇非法侵占或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数额巨大,并称此事已基本证实,董事会也已成立专业调查组,调查相关事宜。
2014年8月12日,19家经销商在北京签订声明支持王冬雷领导的董事会。王冬雷发给媒体19位经销商的签名截图。
2014年8月13日吴长江首发微博炮轰王冬雷:德豪又要毁了雷士。指出王冬雷抹黑赌博录音,涉嫌侵犯他的名誉权。
2014年8月14日,王冬雷称,支持他的经销商扩大到29家。吴长江则指责王冬雷胁迫经销商签订合同商,“不签字支持就取消运营资格;签字支持则许诺一次性签署5年运营协议,这违反了公司以往1年一签的正常做法,所以运营商也很为难”。
经销商之争王冬雷或占上风
2014年8月15日,吴长江在媒体上发布通告,称已于12日向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王冬雷归还雷士照明(中国)有限公司公章,并确认王冬雷在8月8日后使用上述公章的行为无效。通告显示,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已于2014年8月13日立案受理。
与此同时,王冬雷表示将在香港和內地同时起诉吴长江。
这一次,对于经销商的拉拢和控制是王冬雷和吴长江冲突爆发的导火索。内斗的双方都宣称自己获得了经销商的支持。不过目前,似乎是王冬雷占有上风。
雷士照明将于2014年8月29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罢免吴长江雷士照明执行董事职务及在雷士所有董事会下属委员会的职务。
小结
很少有一家伟大的企业是由个人单枪匹马完成的,谷歌、阿里巴巴、腾讯的成功先例都明示我们这一点,一个英雄带领一群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雷士三次内斗,内耗严重,各方利益均受影响,也不难理解一直支持吴长江的经销商为何会选择倒戈。
此次内动,吴长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凶险局面,当然结果我们尚不知晓,若他能再次度过这一事件,恐怕要更多去思考如何与合伙人及资助方更好地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