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LED照明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火热景象,厂家订单满载,市场复苏明显,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白炽灯禁售计划开始实施,全球LED照明市场已经开始全面启动,LED取代传统光源的时代即将来临。
相关研究机构预计,2014年全球LED照明市场将增长90%,在巨大市场契机的驱动下,国际LED巨头企业积极布局全球市场,企图在市场变革中抢占先机,由LED巨头发起的LED照明市场争夺战将在2014年进一步发酵。
市场升温,巨头企业扩产动作频频
随着LED照明技术的逐步发展,目前LED照明产品在价格上已与传统节能产品相差不大。据市场机构调研报告,全球范围内,今年6月LED灯具的平均零售价为21.8美元,比五月下降了6.1%,比去年下降了11.8%。
在市场需求的持续刺激下,全球LED照明大厂也纷纷推出低价产品,以率先抢占市场先机。报告指出,中国地区取代40W的商品价格5月呈12.8%大幅下降,原有部份商品价格下调,如海德照明5W球泡灯,7月价格由4美金下降至约2.6美金。此外,部分高价产品如Osram及Samsung的两款灯泡暂时停止售卖。而美国地区商品均价5月份也呈现较大幅下跌,跌幅达到8.3%,原有部分商品进入促销期价格大幅下调,如Philips的9W可调光灯泡5月价格也较大幅下调。
市场的火热和价格的压力不断刺激着LED照明厂商的神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LED照明企业需要在技术、规模以及营销方式上实现领先才能抵抗成本压力。为此,国际LED巨头企业早已在产能扩充上做好准备,以迎接市场的爆发。
今年4月,国际巨头企业首尔半导体与中国龙头企业三安光电携手成立安徽三首光电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200万美元,主要提供首尔半导体所需LED产品。事实上,首尔半导体看中的是三安光电的产能,因为韩国的产能主要供给高单价且高毛利的产品,例如闪光灯或是高阶的背光产品,而与三安光电携手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此外,Philips Lumileds在LED照明领域也相当活跃,在今年的光亚展上,Philips Lumileds全球销售和市场资深副总裁Emmanuel Dieppedalle表示,公司正在向消费型照明领域大举跃进,以用于球泡灯等应用方向的中功率产品为例,2014年3月,Philips Lumileds推出10款中功率新产品。此外,Philips Lumileds也积极跨入低功率市场,配合市场的高需求量备妥产能。 同时,他也表示,2014年Philips Lumileds将针对所有工厂扩充产能,以应对高速成长的LED市场发展。
为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CREE也在积极行动,其执行长Chuck Swoboda 4月22日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随着产业进入整并期,未来24个月内潜在并购标的可能会浮现。Cree上次并购是在2011年8月、当时以5.25亿美元收购Ruud Lighting。
持续加码LED,抢攻全球照明市场
在LED大潮汹涌来袭之际,无论是传统照明巨头还是新兴LED品牌都开足产能不遗余力地抢攻LED照明市场,其中,老牌国际照明企业飞利浦、欧司朗、东芝等均在LED事业上加大投入,巩固其全球霸主地位。
6月30日晚间,荷兰照明及医疗设备制造商飞利浦宣布,公司将合并旗下LED零组件和汽车照明事业部,设为独立子公司,未来可能将这部分业务进行剥离。
据悉,飞利浦汽车照明事业部主要为大众、奥迪及宝马等客户供应汽车灯具。LED和汽车灯具业务2013年的综合营收约1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9亿元),占飞利浦照明业务总营收的17%。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对媒体表示,目前LED产业竞争非常激烈,飞利浦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能够降低平均成本,而引入第三方投资者可以为公司提供更多资金用以扩充生产线。“飞利浦通过分拆业务能够更好地引进投资伙伴,但又不会与公司其他有竞争力的业务产生关联,对公司来说更容易进行管理,产权也更加明晰。”贺在华指出,欧司朗与飞利浦都将该业务从集团分拆下来,目的是在LED业务上拼规模、拼成本,更好地抵抗市场风险。
此外,据日媒7月11日报道,东芝计划于今年内正式大规模量产白色LED产品,并计划于2014-2016年度期间总计砸下500亿日元(折合成人民币30.6亿元)导入新设备,目标为在2016年度结束前将白色LED月产能规模扩增至15亿个(达现行的150倍)。
东芝所生产的白色LED采用该公司与美国白色LED大厂普瑞共同研发的“GaN -on-Si”LED元件,和现行采用蓝宝石晶圆的LED元件相比更具有价格竞争力。东芝并于2013年4月收购了普瑞所拥有的GaN-on-Silicon技术等白色LED晶片相关资产。
东芝预估2016年度全球白色LED市场规模将自2011年度的7000亿日元(约428.47亿元人民币)大幅成长至1.25兆日元(约765.12亿元人民币),而东芝并计划于2016年度拿下白色LED全球10%市占率,也就是说东芝2016年白色LED的营收将达76.5亿元人民币。
摆脱低端竞争,抢占智能照明先机
当前,国际一线照明大厂已经拉开了LED抢夺战的大幕,随着 LED照明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广泛的应用,新一轮的技术竞争也随之而来,越来越多的照明品牌大厂纷纷推出新的智能照明产品来维持市场竞争力。
在LED照明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的今天,智能照明已经成为2014年LED照明的主要趋势之一,越来越多厂商在照明解决方案中纳入智慧照明应用及控制系统以维持市场竞争优势,包括飞利浦、三星、科锐、首尔半导体在内的国际大厂纷纷推出智慧LED灯泡率先抢占市场份额。
2014年6月9日,为应对照明的未来发展趋势,飞利浦在广州威斯汀酒店举行新品发布会并首次提出“智能互联照明”概念,将LED照明和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和领域。实际上,在“智能互联照明”概念提出之前,飞利浦已经进行了一系列LED智能产品的生产。
比如,早在2012年,飞利浦就推出了Hue智能电灯,Hue灯具拥有完美的多级可定制化效果,用户只需通过iOS应用或者是在飞利浦网站下载的软件就可以对Hue电灯进行调节。Hue也是一般意义上的全球首款无线上网产品。3月份,飞利浦Hue初始套装和飞利浦Hue灯泡正式在中国市场上市。
随着LED照明不断深入应用到生活中,智能化、智慧化的照明产品将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话语权。纵观今年照明业内的展会,从年初的日本照明展到法兰克福展,再到广州光亚展,智能照明已经成为各大知名企业抢占市场的有利武器,而国际一线厂商,在这方面的布局显然更快一步。
全球知名LED生产厂商首尔半导体也于5月29日表示正式推出Acrich3。Acrich3可根据周边环境自动调节亮度或者远程控制调节,轻松实现智能照明。首尔半导体将凭借Acrich3进军智能照明市场,预计2020年智能照明市场规模达100亿美元。
首尔半导体照明事业部本部长、副总裁 Jay Kim 先生表示,近来在LED照明领域通过智能控制来节能越来越受青睐,是智能照明的重要趋势。首尔半导体为了构建完美的智能照明系统,投入了4年的时间研发Acrich3。他还补充到,首尔半导体将凭借Acrich3模组积极进军美国、欧洲等家居照明、商业照明、工业照明及道路照明领域。
如今,全球照明市场已进入白热化的竞争阶段,在传统照明逐渐 向LED照明转型的今天,国际照明巨头无论在技术还是市场亦或产业规模上均领先一步,竞相布局,以持续的优势巩固其全球霸主地位,并引领着全球LED照明产业的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