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士照明为何又陷公司控制权之争?创始人吴长江和现任董事长王冬雷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吴长江欲掏空上市公司,还是王冬雷急于夺权?……这些疑问萦绕心中。
针对种种疑问,我们特意采访了处于全国各地终端市场的雷士经销商,倾听他们的真实声音。此外,我们还搜集了一些行业人士的观点,让他们来评评这一次的“雷士内乱”。
>> 希望双方能“求大同存小异”
广西雷士照明电器董事长 韦广林
雷士照明内部“吴王之争”在行业内传得沸沸扬扬,孰是孰非目前我们尚未可知。我认为,事情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虽然吴长江和王冬雷目前相处得不是很融洽,我们作为经销商来说,无论企业发生了什么事,我们还是要在终端把产品销售好,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义务。
吴长江和王冬雷都是很有魄力的领导人,但一个企业要实现更长远的发展,一定要“求大同存小异”。因为雷士照明内部争斗最担惊受怕的是雷士照明的股东和运营商。其实,吴长江和王冬雷谁做老大都不是经销商最关注的。因为对于经销商来说,企业能及时供货、能适时地为经销商提供一些合理政策、协助经销商做好终端服务、不断完善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经营理念、能和所有合作伙伴携手共赢才是最主要的。
作为和雷士照明合作了长达15年之久的经销商,我还是希望吴长江和王冬雷能停止相互指责,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好好沟通,一起把雷士这个民族品牌做得更大、更强。
(整理/记者 余海伦)
>> 雷士风波影响其品牌发展
北京雷士照明专卖店总经理 曹钟兴
近期突发的雷士内部斗争问题,其爆发的模式和危害程度超乎了想像。我从2006年起就开始经营雷士品牌,虽然也经历过几次雷士照明的风波,但是我认为内部矛盾的爆发其实是LED发展革新过程中,一个由传统照明企业向LED企业转型必须要经历流血牺牲,而这种不幸事件的发生也打破了大家一致看好的“借助产业链优势来发展LED”的竞争理念。
我认为这次事件也表明了“LED上游和渠道之间的合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市场上借助上游优势的噱头来做渠道的品牌其实生存得并不好,“雷士风波”也算给同行一个警示。因此,市场需要厂商共同探索出适合LED产业发展的模式。
此次“吴王之争”是东家内乱,影响了苦心经营雷士的运营中心及经销商。或许,接下来雷士照明的运营政策可能面临着更大改革,这都是不可预测的,雷士的品牌形象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整理/驻北京记者 汪梁)
>> 终端经营暂未受到影响
天津雷士照明珠江专卖店店长 陈方杰
我认为,“吴王之争”其实是权利之争、利益之争,企业高层的变动会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影响。
事件发生到现在,对我们终端的经营没造成什么影响,因为我们的仓库还有一定的库存,但估计也撑不了多久。2012年,因为“雷士风波”造成我们终端好几个月断货,这一次,我们担心会重蹈覆辙。我们经营专卖店,最担心还是货源的问题,只要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谁来执掌企业对我们的影响不是很大。
当初雷士照明和德豪润达的结合,我觉得应该是利益互补促成合作,这两家企业都有各自的优势。而对于这样的结局,我是没有预料到,现在能做的是静观其变。
(整理/驻天津记者 王强)
>> “吴王之争”其实是权力之争
浙江千岛湖万家灯火灯具超市总经理 姚勇军
此次的“吴王之争”其实是权力之争,谁都想当一把手。吴、王两人都感觉对方占的利益多、自己少,因此此次风波就起来了。
此次雷士风波,经销商是最大的受害者,其次是股东。雷士照明这一品牌在大众客户心目中又蒙上了一层阴影。在我看来,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双方用最快的时间和好,双方各退一步,为共同利益向前走、向长远看。
此次风波造成的现状是:客户的当前订单没保证、对于“工厂什么时间开工”、“什么时间有货”、“怎么回复客户”等问题很忧虑。
两年前的雷士和德豪“联姻”是好事,但谁也料不到现在的结果。这一结果是大家不愿看到的,希望风波早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