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户外照明发展史
  随着照明技术的发展,户外景观照明的作用不仅仅满足人们对夜生活高质量的要求,而且节约能耗越来越受重视。从西欧、北美和日本的户外照明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得到很多启发。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国外在户外照明领域的发展史,与大家共勉。  欧洲的城市照明始于路易十四时代。当时要求建筑物临街的窗在晚间9时以后点灯。数年以后,便在巴黎出现了街道灯。城市照明的效果是促进城市的美观,扩大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并获得安全。后来,欧洲各国仿效法国积极地安装了街灯。  十七八世纪的欧洲采用了以油为燃料点灯,提高了功效。这些街灯现在欧洲古老的街道上仍然保存下来。19世纪以煤气为燃料点灯,且以铸铁制作成形式优美的街灯,至20世纪电灯得到了普及。  法国巴黎市的凯旋门采用泛光照明,分为地面、中段、上段、最上段四个部分来投射光线,成为街景的视觉焦点。市政厅的泛光照明是在前面的广场对面建立了几根杆子,放置许多小型投光器,斜向投光,使建筑物的立面显示出阴影,增强建筑的立体感,并在窗下安装向上的照明.因而各窗很亮。巴黎的喷泉由水下照明照亮,显示出透明感。大喷泉从20世纪70年代起每一分钟转换一轮黄、红、绿、白的色光,共27个程序,市内的小喷泉甚至也设水下照明。  在巴黎,夜间游客可参观古建筑(如圣母院、市政厅、歌剧院、卢浮宫)、纪念性建筑(如协和广场、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喷泉、庭园、桥梁、街道等景点都设置了种类各异的照明设施。  在英国伦敦,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对纪念碑、宫殿、其他古建筑、博物馆、图书馆等重要场所都有夜间照明;20世纪70年代编制出城市照明规则,并以此进行施工,是世界上城市照明的优良范例。  在欧洲的现代小城市中,多在广场和人行道旁设置高3m的现代化灯杆照明,市政厅和教堂则从地上进行泛光照明,喷泉也设置了照明。  在日本,20世纪80年代前,闹市和高速公路的照明是很先进的。商业照明是出色的;但是重要公共建筑的照明则相对缺少。近20年来,日本加强了对有特色古建筑、公共建筑的照明设计,对住宅、广场等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场所也进行照明,限制商业区的过度照明,并纳入城巾夜间艺术照明的范畴。  由此可见,国外的照明技术发展优于中国,其独特的设计理念也对中国的景观照明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