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章明对当下照明设计的反思
目前,过度设计在我国照明界已然处于某种泛滥状态。从建筑师的本意来说,建筑师并不希望建筑变得喧闹,而是希望它们具有安静、沉静的力量。2014年亚洲照明艺术论坛演讲中,建筑师章明先生谈到了他对于照明的理解,并总结出目前建筑照明设计所存在的“四宗罪”和“四重境界”。
照明设计的“四宗罪”0第一宗罪:过度的曝光对照明亮度的追求与崇拜,满足于对经济资本想要的、多余直白的照明亮度,以消耗大量的能源为代价。在我们的很多城市,我们都可以看到,整个城市夜如白昼。
0第二宗罪:艳俗的色彩照明技术的发展(白炽灯—泛光照明—LED),尤其是LED灯具技术的迅猛发展,让建筑有了流光异彩的科技资本,但是技术的革新带来色彩多变的竞艳照明,缺少对建筑、环境本体色彩的关注,泛滥的光色造就了许多光怪陆离的城市夜景。
0第三宗罪:对照明主体考虑的缺失整个照明主体的性格和所处的环境都没有被充分地研究和考虑,包括历史的文脉、所处文化的诉求和需求,而是统一用浮华喧嚣的商业照明装饰进行处理。以具有一定历史文化意义的项目为例,章明先生提出,照明应该通过灯光,将历史建筑所特有的沉静性格及其内在的文化意涵给予表达。
0第四宗罪:对文化的浅层次理解无论是对于建筑师来说,还是对于照明设计师来讲,都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法、完善综合表达能力,并在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理念、态度。“当你有了足够的修养、修为以后,你的作品虽然很安静但是很有力量。”章明先生认为,这是建筑师和照明设计师都应该努力达到的一种境界。此外,他还谈到,目前照明设计师的背景丰富多彩,门槛相对低一点,但是这个没有关系,因为实践可以得到真知。目前,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文化判断和价值判断提升到一定高度。
建筑照明的“四重境界”
然而,什么样的照明才是恰到好处呢?照明应如何表达建筑呢?章明先生认为,照明对建筑的表达有四种境界:形体、结构、空间、意境
0第一:建筑形体的表达到了夜间没有光,建筑就会变得暗淡,变得无神,所以,光会赋予建筑精神。
0第二:结构和特征的表达还原建构的逻辑、体现结构的美,是建筑师想要的。
0第三:空间的表达空间更重要是序列和深度,如何使建筑室内外建立起光的顺序、节奏和美的构图,是照明所需要思考的。0第四:建筑意境的表达建筑文化的内涵,就是人、建筑、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怎么用灯光对这种关系、意境进行强化和呈现,显得非常重要。
安静比喧闹更有力量
“许多建筑尤其是文化建筑,它的性格是沉静的,吸引力不在于强烈的灯光色彩和变换,而在于通过照明,营造出朴素、内敛、沉静而蕴含张力的精神气质。柔和适中的照度、亮度会比较符合建筑师的策略,也是比较符合建筑的性格。”章明先生在演讲中谈到,认为安静有时候比喧闹更有力量,希望照明更为内敛。章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副主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原作设计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
光是一种材料,而对于建筑师来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章明先生表示,希望照明设计师和建筑师之间能有更多更充分的沟通,能够把“光”更好地介入到建筑当中。
  • 640 (1).jpg
  • 640 (2).jpg
  • 640 (3).jpg
  • 640 (4).jpg
  • 640 (5).jpg
  • 640 (6).jpg
  • 640 (7).jpg
  • 640 (8).jpg
  • 640 (9).jpg
  • 640 (10).jpg
  • 640 (11).jpg
  • 640 (12).jpg
  • 640 (13).jpg
  • 640 (14).jpg
  • 640 (15).jpg
  • 640 (16).jpg
  • 640 (17).jpg
  • 640 (18).jpg
  • 640 (19).jpg
  • 640 (20).jpg
  • 640.jpg

回复数 3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