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设计中,以下这些你考虑到了吗?
设计中,以下十点你考虑到了吗?作者:alln作为项目工程设计人员,我们在开发新产品时,有以下基本的十点要考虑进去,不知你在设计时考虑进去了吗? 1.设计的壳体必须壁厚均匀。小件厚度:1.0--2.0mm,中型件:1.8—2.5mm,大型件:3.0--5.0mm因为壁厚不均,会导致厚的地方出现缩影或凹现,影响外观与结构。而且也不利于脱膜。2.拔模斜度。有很多设计者在设计产品时,到了最后却发现没有加入拔摸,做完以后,再加入拔摸,却发现加不了,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将拔摸斜度考虑进去。因为斜度不仅影响脱膜,而且大小对表面的皮纹也有一定的影响。拔摸一般是1.0--1.5度,模仁的拔摸略小于模穴的斜度,以免出现占上模。3.增加圆角。棱边处要有圆角,因为圆角即有利于脱模,而且圆角特别是外观件,以防止棱边伤手。同时也减少应力的作用而开裂。4.增加加强筋。加强筋是在厚度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另件的刚性与强度。以提高其强度而命名。加强筋的厚度以0.5--0.7倍的厚度为宜,不过也要考虑成型时一定要打满为先,一般的厚度0.7--1.5mm。5.浇口的位置与种类。浇口在哪里,有的在分模面上,有的点进料,还有的埋伏式的,也有明浇口,他的位置在哪里,什么类型的对另件出来,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打得满的,要本着浇口越少为宜,因为每增加一个浇口,就会在型芯的背面多一条溶合线(溶合线是最后合成的地方,往往是最薄弱的地方,开裂,脆裂常会在这里出现。)以用点进料,不要要分模面进料,点进料成型后不用处理,边进料就要去修,而修过以后一个是费工时,二来修的程度不同影响外观及使用6.材料的选用。在设计产品时,材料的选择一定要定好,因为模具一投下去,更换材料,可能会因收缩率的不同,到时成型尺寸不同而影响装配与使用。不同的材料都有不同的使用场合。如一般的壳体件用ABS材料,他主要着色性好,收缩率低,表面光泽度好。不易变形。而PP,料质软收缩率高,易变形,所以在选择时不同的件就有所不同。7.认证要求。在设计产品时,这产品要附合什么认证要求,达到哪里功能,这是我们要考虑进去的。如果在设计中达不到,到以后模具出来了,去改进,有可能会前功尽弃。如爬电距离,电器间隙,耐压绝缘,跌落,吊磅。灼热丝等等。8.设计中生产工艺与效率。我们在设计时,应该要考虑到此产品在生产时,满足的生产工艺,与生产效率,如提高生产效率有时会考虑利用超声波焊接,有时螺钉锁定采用一侧卡扣设计,或全卡扣设计。尽量避开使用胶水,热熔胶连接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生产装配效率。同时要考虑做好防只,防错设计,以免生产装错。有时还要考虑测式点。等等。9.成本的考虑。有时我们可能会这一方面有些忽视,认为,为了达到一些设计,就要用好的材料,好的元器件,这样想是不对的。在达到某种功用,通过认证的前提下尽量在设计中考虑节约成本。如壳体设计的厚度。元器件的选择。模穴数。以及材料方面(不同品牌的材料价格相差好多)。10.设计的结构稳定性。你的外观再漂亮,如果结构不稳定,禁不起推敲与认证的相关要求是不行的,在很多的国家对产品的结构稳定性看得相当的重,他们宁可喜欢那些厚重庞大的产品也不愿意接受外观时尚,小巧的产品(当然产品的使用场合与产品的类型有关,数码产品当然要力求时尚,同时也要性能稳定),因为他们对质量有些担心。结构的稳定性常表面在以下几方面,如易变形,易出现地壳体开裂,使用中功能失效,引起工伤,致命或火灾等。所以这些我们在设计中一定要考虑进去。 以上这些只是最基本的,在我们的设计中,往往要考虑的还要多,如不同国家的风格与顾客要求,他们喜欢什么类型的产品,产品的功用特点,有时还要考虑所去往国家的信仰,风土人情等。如外观方面:日韩喜欢纤细的,曲线的,灵动一些的,欧洲喜欢粗犷的,笨重的肥硕的而美国人又喜欢方方正正的,如数码IT产品,家电,小家电,灯具,工艺品,机电产品使用门类不同,考虑的侧重点也不同。有时颜色也要有所考虑。总之一个好产品的问世量产,与调研,市场,研发,生产以及品质保证,售后服务都离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