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隧道灯透镜全偏光设计技术解析

随着国内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LED 作为第四代照明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在室内、户外以及特殊照明上。

  目前大多数的 LED 属于 (近) 朗伯型光源,为了使 LED 的发光分布符合实际应用,需要对LED进行二次配光。现有的 LED 配光有反射式 (反光杯) 和折射式 (透镜) 等方式,其中折射式配光对光的控制性强,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和隧道照明中。为了使 LED 照明灯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率,目前道路灯具的配光多数采用偏光形式。这里的偏光指的是灯具的配光沿着车辆行进方向为对称分布,而垂直于车辆行进方向为非对称分布,如图 1 所示。

  随着道路照明设计的不断发展,道路配光的评价标准从过去的照度均匀逐渐发展成为以亮度均匀为主,照度均匀为辅。配光曲线反映了灯具在空间某个截面上光强与发光角度的关系。一个理想的配光曲线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灯具的安装高度、灯杆间距以及路面宽度等参数,使路面照度、亮度以及阈值增量等评价道路照明质量的参数指标都符合标准,并达到高效、健康和节能的照明目的。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全偏光透镜,其配光曲线沿着和垂直于车辆行进方向都是非对称分布。这种透镜可以在得到足够亮度均匀度的情况下,减小光幕效应对驾驶员的影响。

  图1 传统偏光透镜的配光曲线: 曲线 C0-C180 和 C90-C270分别为沿着和垂直于道路方向的光强分布

  1 全偏光 LED 透镜的设计

  1. 1设计原理

  道路配光设计的目的是为驾驶员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在不同的道路环境中,要有相对应的配光设计,其中隧道是一个特殊的道路照明环境。在大多数的隧道中,车辆单向行驶,来自上前方灯具的直接灯光和下前方地面的反射光构成了驾驶员的视觉效果,如图 2 所示。隧道灯具的配光设计要保证路面亮度有足够均匀度的同时,尽量减少灯光对人眼的直接照射 (减少眩目)。灯具发出的光线可以分为两类,正向传播光线和逆向传播光线。正向传播光线只会产生反射光,形成路面亮度; 小角度的逆向传播光线产生反射光,形成路面亮度,而大角度的逆向传播光线能直接入射到人眼,形成光幕而产生眩目。光幕的影响越大,人眼对物体的分辨能力就越弱。

  图2 灯具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光幕的影响程度用眩光限制阈值增量 (TI) 来衡量,《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5—2006》规定了三种道路类型中 TI 的初始最大值。在道路照明中,路面亮度在 0. 05cd/㎡ ~ 5cd/㎡的情况下,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Lv为等效光幕亮度; Lav为路面平均亮度; n为同排 500m 范围里的灯具总数; K 为年龄系数,一般取 10 (23 岁观察者); Eeyei为第 i 个灯具在人眼视线方向上在视网膜上的照度; θi为第 i 个灯具入射到人眼的光线方向与人眼视线方向的夹角。

 一般驾驶员注意的区域在正前方 60 ~ 160 米,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约为 1°。因此,在灯杆高度和灯杆间距一定的情况下,要减小灯具大角度的光强值以降低 TI 值,如图 3 所示。

  图3 灯具在大角度的光强分布会对驾驶员造成眩目影响

  从道路照明质量方面看,给驾驶员视觉舒适性带来影响的主要有 “斑马纹”和眩光。“斑马纹”主要是由路面的纵向亮度均匀度 (UI值) 过低造成的,而眩光则是由于灯具纵向 (沿车道方向) 的发光角度过大。增大灯具的纵向发光角可以提高 UI值,但是这使得眩光光线的 Eeyei过大,增加了 TI值。因此,提高亮度均匀度和降低眩光值之间就存在着竞争关系。

  不同于传统隧道灯沿沿车道方向的对称配光(完全对称或半偏光),完全非对称 (全偏光) 的配光更具有灵活性。首先,完全非对称配光可使逆向传播的光线角度不会过大,而正向传播的光线角度适当放大一些,能量更多一些,以保证隧道路面有足够大的亮度均匀度。其次,在两灯之间的考察区域内,亮度是由主要相邻的两个灯具的光线引起的,非对称设计相对于对称配光设计来说,亮度均匀的优化设计就增加了一个自由度。

  1. 2 设计方法

  全偏光 LED 隧道灯透镜的设计构思为: 首先把LED 光源发出的能量半球划分为若干份能量单元,接着把目标平面划分为若干份面积单元,最后根据光学扩展量守恒…………………… 详见 http://www.led-led.name/activity/industry/519.html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