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照明诊所|见微知著:水景照明应该如何布灯?

本文转载于照明微课堂

编辑手记:水景照明是景观亮化工程中很重要的部分,从大的城市规划,到小的泳池处理,从水上景观到水下景观,从静态水景到动态水景,从瀑布到喷泉到水幕,不一而足,每一种照明对象和设计所体现的文化和意境的不同,都需要照明设计师去做针对性的处理。


本文并不是大而化之的水景照明面面观,而是发微于一个小问题,引发出一些非常细节的经验和技巧,“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好的照明方案往往是由诸多细节来构成的,希望本篇能让大家见微知著。


水景照明应该如何布灯?

林韶东:常规水下灯安置以低于水面多少为合适?


徐庆辉:看情况,水景还是泳池,水深多少?


林韶东:水景,水深600mm。


徐庆辉:池底是软泥还是硬质?


-_-||(“喂!你有完没完?不就是问个深度嘛,用不用查家谱啊?”……^_^“当然没完,还要问呢:灯具直径大概多少?配光是宽还是窄?池底有没有花纹?水面高度是否稳定?……”^.^ )


林韶东:硬质水泥,原来装LED,效果不好,后来改装卤素灯,灯具进水,灯具一直安装在水池底。这是一个私宅中超大的水景,池里有金鱼、水草。


徐庆辉:好的,连大概规模都回答了。水面高度的稳定度呢?


蔣超泽:有没有喷泉?


徐庆辉:这个基本没关系。


蔣超泽:水面波动没关系吗?


徐庆辉:水面波纹是正干扰,可以忽略。


林韶东:要考虑这么多要素,灯具安排有哪些注意问题?


徐庆辉:老林这个案例,“医生”处方如下:灯具上沿切在可能的最低水位线(如下图中所示),就是说“越高越好”!让光线几乎贴着水的表面下掠射。配光用光束角稍窄的,大概20度左右,可以使用LED,400流明左右,安装间距稍密,例如2~3米。色温根据环境情况选,建议在3000K~4000K之间选择。



图:灯具上沿切在可能的最低水位线的布灯方式与效果,可以把水与池之间的通透与立体感表现出来,使建筑物和园林间的水景看起来晶莹剔透,像镶嵌在期间的美玉。


杜星:软泥和硬质的影响是什么呢?


陈伟坚:这样布灯和池底质地有什么关系?


徐庆辉:硬质底是看底,软质底是看水。


图:在园林设计中,不少人工水体景观和泳池是兼并使用相互交错的,这种情形是硬质底水景的典型,所谓“硬质底是看底”就是这个意思,水体底部的肌理要通过照明表现出来。


林韶东:水压是否对灯具有影响?


徐庆辉:这么浅,水压忽略。


林韶东:600mm深的水,装池底,光线能解决落差流水的照明吗?


徐庆辉:落差跌水当然要装池底上照。


图:落差跌水就是造景中的瀑布,和上一个情形的静水不同,瀑布的动态是照明所要表现的目的,能体现其特征的,是向下流动时的水纹流线和跌落后的水花,因此最佳方案就是从下往上,把光线倾倒在水花和流线中。


林韶东:400流明是否可以从池底安装解决跌水照明?


徐庆辉:这个深度的话,用400流明足够了。同时,向上照跌水的灯,注意要选光束角较宽的。


蔣超泽:如果是需要从水底照水面大概10米的雕塑呢?水深大概500mm。


徐庆辉:窄光束,加大流明,对准角度。


蔣超泽:10度,3000流明。


陈伟坚:超泽这种情形,做根500mm高不锈钢柱子,灯露水面可否?免受水波折射影响。


徐庆辉:不同意,有水波才漂亮呢!




图:在水下安装的灯往上照,光线会透过水波纹的“配光”再射出水面,水波纹会为光线带来天然随即的波纹影,是制造氛围的绝佳方法。



图:有喷泉的水景安装灯具的方式,应如上图所示,灯最好布置在喷出的水柱旁边,或在水跌落的地方。在水柱喷出处,水集成束,水流密度最大.当水流通过空气时会发生扩散。由于水和空气有不同的折射率,使部分光线好似被拴住在水柱中,采用窄光束泛光灯具时,这个效果特别显著。在水落下的地方,水如雨滴一样,灯具最好浸在水面下10cm左右,以便使落下的水滴产生闪闪发光的效果。


林韶东:其实,在水下装灯,水介质会使光减弱,有比例可估算吗?


徐庆辉:可以,显然深度、水的干净程度都是关键因素。不过和保养关系太大了,一天不擦,积尘可能就去掉了10%的光。


林韶东:那几个月不擦不就成了萤火虫了?


徐庆辉:当然。


林韶东:在水底怎么擦?


徐庆辉:用拖把……还有,可以养几条“清道夫”,呵呵~


林韶东:水介质的利用率是否参考玻璃?


徐庆辉:游泳池的水很干净的,透明度可以参考玻璃计算。水景,又脏又绿的水都有,天知道?!


林韶东:灯具装个类似汽车雨刮器的装置…… ^o^


杜星:游泳池灯装池壁还是池底好?会在比赛时有眩光影响选手吗?貌似看到有些比赛,选手带的泳镜是有色的。


徐庆辉:当然是池壁。


杜星:那高度是怎么决定呢?


徐庆辉:泳池水深,安装高度可以低一些,一般建议低于水面500~600mm。


徐庆辉:请注意下图,灯具安装高度几乎贴近水面,通过水面的反射照明池底。(请忽略那些把树木全部照亮的“肥肉设计”)



徐庆辉:结合上面说过的硬底看底、软底看水,下图就是典型的软质泥底,横向照水底会很难看。采用池底装灯上照,主要是照亮池边的假山、树木。当然,此图的灯用得太多了……也是肥肉设计~


  • 640 (1).jpg
  • 640 (2).jpg
  • 640 (3).jpg
  • 640 (4).jpg
  • 640 (5).jpg
  • 640 (6).jpg
  • 640 (7).jpg
  • 640 (8).jpg
  • 640 (9).jpg
  • 640 (10).jpg
  • 640 (11).jpg
  • 640 (12).jpg
  • 640.jpg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