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东亮说:照明设计师是用光对载体进行再创作的专业工作者。建筑载体的美来自于结构、空间、造型及有意识的细部,用草图表现很能抓住布光的要害之所。
对于设计者而言,“手稿”是我手写我心的世界观坦诚流露,也记载着个中人的技巧与方法论,在电脑横行的时代中,这种带着温度和情感的痕迹尤为珍贵,除此之外,没有比它更能“坦白”的了。
许东亮
栋梁国际照明设计中心主持人,北京大学光环境设计研究所主任,北京建筑大学ADA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照明学会理事。
透出生活者的样态
夜晚的视觉信息来自光,城市中有光的地方,就有相应的信息表达出来。古代掌灯,明烛,现代通电亮灯,都能透出生活者的样态,无论是住宅办公还是教堂。
什么是夜间室内空间的自然表情呢?有人工作,有人加班,楼层局部就会亮着灯。
外观内,室内日常工作空间状态尽显。桌椅板凳书架衣架文件书籍咖啡杯热水器招贴挂画,一切真实自然而非布景道具,这是人工光的自然态。灯光设计有时会刻意追求建筑夜景的自然态,认为这是上乘。
实景图:“我们尝试做了一个研究所的外观灯光设计,目的就是试图想还原自然态的灯光场景。从实施结果来看还真像是室内工作的真实场景。不过,仔细观察并不是。事实上,项目未竣工,办公室未开灯。”
设计草图:用光表达商业的意象表达,实际上就是描绘人的活动为建筑带来的“魂”,居住的形态、人流动的形态、购物活动的形态等等。
引发有意义的关联
建筑本身的用途,也可以作为设计时的启发点,通过灯光的情景创建,引发一系列有意义的关联变化。
设计草图:光的形态、颜色的变化,可以看作一场表演,设计师设计了剧本,并作导演,这场表演是为建筑的内容服务的,演什么,怎么演,就看设计师怎么去导。
案例实景:像充气一样在建筑的皮层中充满光也颇有意思,不妨称其为充光建筑如何?光就像云朵一样在建筑表皮内漂移,可随机出现在不同部位不同层间。想想看有的时候云朵就会飘过来,这样的构思非常切合建筑本身的用途——动漫产业、云计算为使用目的的这座园区办公楼。
在皮层空腔充满光的构想,能够引发一系列有意义的关联变化。比如气温变化有雾气产生,内部工作状态有变,开灯灭灯,都会融入表皮光。融化、吸收、调出,类似云计算。
通过精准的光设备系统控制,互动的光就像电脑的云,可以随机地出现在希望看到的部分。
温馨提示:许东亮老师的专题内容将连续八周、每周四连载,下期预告:《光的日常》—— 新商业时代中的光信息传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