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东亮:《光的气质》——城市夜景规划设计的思考

许东亮说:照明设计师是用光对载体进行再创作的专业工作者。建筑载体的美来自于结构、空间、造型及有意识的细部,用草图表现很能抓住布光的要害之所。


对于设计者而言,“手稿”是我手写我心的世界观坦诚流露,也记载着个中人的技巧与方法论,在电脑横行的时代中,这种带着温度和情感的痕迹尤为珍贵,除此之外,没有比它更能“坦白”的了。


许东亮

栋梁国际照明设计中心主持人,北京大学光环境设计研究所主任,北京建筑大学ADA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照明学会理事。


《光的气质》—— 城市夜景规划设计的思考


画一幅城市照明规划的总体草图时,就像把城市浓缩在A4纸里,只能抓其精髓。譬如郑东新区的如意湖与人工湖,杭州的西湖、钱江、运河、山、城,赣州的城池与三江六岸,又比如德州的汊河与老城区,徐州的小南湖,常州的怀德广场,又比如鄂尔多斯乌兰木伦湖前的康巴什新城。大场面的光构思草图完成,也是对载体选择表现的过程,其行为本身就是在做光环境的规划。


图:德州的汊河新城区与老城区的夜景照明规划草图,显著的色温界定了城市夜色的基调,是城市夜景照明规划的基础。


多关注“被看”,才能被看




在夜景中研究“看”与“被看”的学问,我以为这是城市夜景规划的基本所在。依我的从业经验看,当下夜景建设研究做的学问偏多,研究看的学问偏少,于是做的热火朝天,看时却难以回眄。说回来,看也是个文化问题,日本,韩国,台湾地区,港澳地区,把旅游局叫观光局,旅游叫观光。


想必从字面上“观光”更注重看,更讲究看的质量与学问。被看的对象相应地也就要提升高度去符合看的要求。大陆的旅游概念是强调走一回的感觉,没有停下来,或停不下来就看,当然看不细,既然看不细就不必做细,于是粗糙成理所当然。因此看各个景点景区的报道苦恼都是留不住客人。


图:许东亮作品,郑州郑东新区夜景照明规划。


看当下宝马奥迪的新款车显然也进一步融入了被看的意识,本来前大灯是照亮别人的,却意识到被看的需求在灯上加上了像眼睛一样的led双眼皮,确实成为关注的对象,引起了话题。


看别人的眼睛实际上关注的是眼睛被别人看,人尤其是这样。因此美容,化妆的技术水平都很高。美容师的收入也高,化妆品的售价更贵。看看我们为夜景建设的设计师们收费几至免费,看看我们的户外灯具产品,越卖价越低越做越难看。


图: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把“被看”的日间行车灯当作标配并大作文章,显然“灯”在这里已经超越了照亮物体的功能,成为“被看”的载体,这与城市夜景规划中需要更多关注“被看”体验异曲同工。


所以,在这个主题下,主要是想唤起大家在“亮城”时多关注“看”与“被看”的问题,有个时髦的话题叫“互动”,相互看才能互相动。至于“计”,想必在各位心中,留给我们下回分解。


  • 640 (1).jpg
  • 640 (2).jpg
  • 640 (3).jpg
  • 640 (4).jpg
  • 640 (5).jpg
  • 640 (6).jpg
  • 640.jpg
回复数 1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