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拿下2014年度日本皇室世界文化奖建筑领域大奖的 Steven Holl,可以说是五位获奖者中咱们最熟悉的一位。他在中国城市建设历程中耕耘多年,完成了多项标志性建筑的设计工作。我们一起去找找那些藏在身边的Steven之作。
0 北京:当代MOMA
2005年12月23日,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位于北京东二环核心腹地的当代 MOMA 成为唯一入选的公寓类项目。建筑师将当代集团在北京的公寓项目打造为一个住宅楼与宾馆塔楼间相互独立而又彼此连接的系统。
基于对北京当地气候的调研结果,选用厚度为100m的挤塑板打造建筑外墙,带来更好热阻效果,或是将采暖制冷水管均匀埋设在混凝土楼板中,一方面将每年的冷暖气经费减低到一般建筑的一半以下,同时也能给住家或是办公的人提供一个更舒适的温度环境,让使用者能真正受益于设计。
设计师拒绝华而不实的设计,更乐意基于建筑本身的使用价值去做可以让使用者受益的尝试。
0 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
在南京佛手湖畔有一个以“让建筑展示建筑”为主题的中国当代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这里耸立着出自世界各地多位设计名师的24个建筑作品,而四方当代美术馆就位于整个展览的入口处。
考虑到参观者的视角移动过程,突出整个建筑的空间层次感,设计师利用周边水域环境条件,为美术馆带来一种类似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深邃意境。
整个建筑由一个平行透视状空间和黑色竹制混凝土墙面组成,地下一层为展厅与办公区,一层则设有咖啡馆、商店等功能区,纯白色的二层展廊在特殊视角下呈现出空中悬浮的视觉错位,而可以观赏到南京城远景的最佳角度,则作为整个建筑设计的终点。
0 深圳:万科中心
集办公、住宅、酒店等功能为一体的深圳万科中心远离深圳市主城区,位于有着便利交通系统的大梅沙度假村。
这栋建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大楼,而是仅有6层的延展式外观建筑(有点像吹开滴落在纸上的墨水而形成的样子),像是漂浮的空间一般。
漂浮建筑体为整个区域引入了海风和陆风;大跨距结构与悬臂一起,支撑并避免着建筑框架的变形;太阳能光电系统的设计运用帮助减少能耗……这样的设计都是为了实现建筑在通风、光照、节能、观景、防海啸等方面的良好表现,从而照顾到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安全保障。
0 成都:来福士广场
以“切开的泡沫块”(Sliced Porosity Block)为设计理念,在成都市的中轴线上拉出一个方形,再结合成都市区域布局、人流动向、光照、通风等因素加以考量,将整个方形切割成五块,每块之间又建立连接,成都来福士广场便是由此设计完成。
它由五座相互独立而又以桥相连的大厦组成,中间形成开阔的院落空间,这样的设计给市民提供了一个可以休闲、散步的公共空间,而事实上它也的确是成都商业综合体建筑史上,首个考虑到市民休闲与公共需求的项目。
此外,成都来福士的建筑材料均来自本地,高性能节能玻璃、可回收雨水帮助环境降温的池塘、地板送风、热回收等各种环保设计的运用,使之实现了全年超过25%的节能量,更是在投入使用前就获得美国LEED金奖。
在这一项目中,不做任何外部装饰、一次浇筑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建造手法,让成都来福士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白色饰面清水混凝土建筑。
日本皇室世界文化奖小档案>>>
日本皇室世界文化奖,是为鼓励在艺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国际艺术家而设立的奖项,涵盖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电影这几大领域。今年已经是第26届,获奖者包括美国建筑师Steven Holl、法国艺术家Martial Raysse、意大利雕塑家Giuseppe Penone、爱沙尼亚作曲家Arvo Pärt和南非剧作家Athol Fug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