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LED专利再起风云,亿光与日亚陷入专利死磕战,英特美与三菱的诉讼案跌宕起伏,而台湾LED封装厂宏齐则宣布与日本丰田合成签署专利授权合约……
正如美国前总统林肯曾说:“专利给智慧之火浇上利益之油”,随着LED产业迎来照明时代,LED厂的专利布局同步进入新的赛局。中国LED企业如何实现弯道超车,在新的赛局中抢占先机,从容应对日益严峻的知识产权风险?
与其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7月25日,由广东省LED照明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国内LED产业领军企业、筹备近1年的“LED产业专利联盟”将正式成立。同期还将举行LED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创新战略高峰论坛,网罗政企产学研各界人士,共议新赛局下的LED知识产权创新战略与管理策略。
专利解禁期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从整体的LED产业专利格局来看,几大专利拥有者依然掌握着重要的基础性专利,而LED照明时代的来临使得过去被排除在全球大厂专利网之外的LED厂出现再度进入赛局的机会,进而专利关系越来越复杂。与此同时,专利拥有者的策略、态度也悄然发生变化,强势的仍然在LED专利布局与诉讼中积极采取主动策略、巩固专利强权地位,不好斗的则以OEM合作或谈判授权等灵活方式、扩大市场影响力。
此外,一些LED基础专利近几年将陆续到期,缓冲层技术、PN层的掺杂等专利已经过期,白光基础专利也将在2017年前后陆续到期。如日亚化、欧司朗的关键YAG专利将于2017-2018年到期。专利解禁,对于国内LED业界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即使一些基础专利到期,也不能盲目乐观。一方面专利解禁,虽然可以带动需求,但也会有更多厂商加入竞争,对企业来说能否在原有技术上进行创新是一大挑战;另一方面,几大专利拥有者在专利的申请策略上,除了所拥有的核心专利外,还包括外围专利。国内LED企业仍存在很大的专利风险。”广东省LED照明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知识产权部负责人如是表示。
可以预见,在LED照明发展黄金期,纵使专利解禁,专利的隐忧始终存在,就如同悬在中国LED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中国首个LED产业专利联盟破局
如何从容应对知识产权风险、跑赢专利新赛局、摘下悬在中国LED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业内人士表示,应对专利问题的策略主要有并购获得重要专利、购买许可及授权、无效别人的专利,形成策略联盟或专利池,市场区域的选择,产品的差异化等。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讲,面对专利问题,企业的单打独斗终究会有些吃力,结盟应对是一种选择。
于是,早在2010年,深圳LED企业联合成立深圳市LED专利联盟,旨在制定实施适合深圳市LED企业发展需要的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着力提升深圳LED行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推动深圳LED产业平稳发展;2013年,东莞市LED专利联盟成立,13家东莞LED企业加入联盟,该联盟成立后,将建立专利池,入盟企业将企业专利注入联盟专利池,互相授权使用,此外,江门市也在积极筹备LED产业专利联盟。
这些联盟多以地市为单位,在LED行业中未能形成合力,专利应用的效果也不明显。基于此,广东省LED照明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积极联合广东省内外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历时1年,筹备国内首家跨省的LED产业专利联盟。
构建多赢的产业生态系统
“专利的目的在于产业价值,与别人合作,有机会把市场蛋糕做得更大。作为国内首个LED专利联盟,其目的也只有一个——联合中国LED企业加强专利布局,合力将市场做大,构建多赢的产业生态系统。”谈及LED产业专利联盟成立的初衷,广东省LED照明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广东省LED照明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除了联合德豪润达、雷士照明等一大批LED行业龙头企业外,还大力整合LED产业链各个技术领域的专家资源,积极吸纳专业知识产权团队、吸收经验丰富的律师、专利代理人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加入,加强产业上下游间的联动,增强专利话语权,提升我国LED企业的专利管理和利用能力,以及时应对国内外专利风险、推动LED行业协同发展。
据介绍,LED产业专利联盟短期目标旨在:建立技术交流机制,减少重复研发带来的资源浪费;研究行业技术动向,确定行业热点和新的研发方向;推动LED技术领域guo jia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和知识产权积累;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海内外风险应对能力,提高我国LED行业的发展速度和国际竞争力。长远目标则立足于建立LED产业专利池,推进联盟内部专利管理和对外的许可授权,实现联盟的可持续性发展,辐射周边行业领域,创造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