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庆节到上周,围绕小月月的话题充斥着许多门户网站的头条,尤其是在“小月月”出现后,似乎让网民们找到了集体狂欢的理由,小月月的关注指数也理所当然的扶摇直上,利用“小月月”做优化的网站肯定也不在少数,而就在这场集体狂欢行将落幕之际,
网易和
搜狐两大门户分别推出了“小月月为什么这么红”的专题,似乎想在盛宴后,找到一丝理性的存在。而在上周,我也试图找到此次小月月爆红的原因,几经思量,推动“小月月们”爆红网络的几大关键因素还是离不开中国网民们的现状。
自从80年代,中国有了第一场选美比赛后,发现美、追求美就成为了社会主旋律,可是选美选了20几年了,尤其是在潜规则滋生的这个行业下,选美越发让人觉得乏味,于是从靠身体写作的“木子美”,再到“芙蓉姐姐”,以及时下风头正劲的“凤姐”,审丑越来越成为中国网民关注的焦点。
我QQ上有个好友每次看完“凤姐”的写真,都会指着说,这也太TMD的恶心了,但每次当“凤姐”有新图在网上流传的时候,他还是会乐此不疲的通过QQ空间、人人网等SNS来进行分享。因此在网民们被培养出了审丑情结后,当小月月横空出世时,全民审丑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流行,而“全民审丑”时代的到来,也是网易等编辑们对小月月爆红后的总结。
如果说审美疲劳是造成审丑流行的前提,那么网民的集体寂寞就是全民审丑的推进剂,正如我之前博客“
谢佳怎么就成了百度热词” 所说,目前中国网民的集体寂寞是制造出各种网络流行文化的关键,因为中国网民不能在所有事件中畅所欲言,于是全民娱乐就成了中国网民的第一选择,记得 baidu.com.sb域名持有者龙典对该域名刚上线后,引发的网民关注热潮时所说的那样,中国互联网已经到了集体寂寞的时代!也正因为寂寞,才有了 “犀利哥”、“三轮帝”、“贾君鹏”等热门人物的出现,也正是寂寞,当一件网络事件出现的时候,所引发的全民狂欢也就在情理之中。
其实不仅网民寂寞,似乎所有的国人都很寂寞,如果不寂寞,一个世博会,一天就能吸引将近百万人的热情“朝奉”,或许此时此刻,哥写的也不是博客,而是寂寞。
![]()
网友“听雨尘埃”画的小月月系列漫画审丑和寂寞当然只是小月月能爆红网络的前提基础,最起码也是个发酵粉,真正能将小月月推向高潮的应该是MB的好奇心,虽然都说互联网带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你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落伍,也因此,所有的网民都不愿意落伍,他们对各种流行事件有着能够放大一百倍的好奇心。
公司的总经理并不是一个赶互联网时髦的人,而在每次去食堂的电梯里,在单位同事闲暇时间聊天中,甚至在各大门户不厌其烦地推送“小月月”的关键词后,终于在上周,在我跟一群同事还在兴高采烈聊小月月大结局时,总经理满脸疑惑地问我,小月月究竟是个啥,怎么大家都在谈论?听到这个问题,我顿时*%¥#&,只能暗骂,MB的叫你上班要聊小月月,MB的叫你上班要聊小月月,MB的叫你上班要聊小月月!
因此对于本身就有着极强好奇心的国人来说,当把这种好奇放在互联网的时候,就会让各种网络事件快速发酵,而以2的N次方核变速度进行扩散,考虑到4 亿多网民的现状,好奇心所造成的全面参与也就当然不在话下,尤其是再经过传统媒体不厌其烦的讲解,又会引起那些还不是网民的人群关注,这下扩散的可就更广阔了!有了这一系列好奇心的驱使,即便之前是个屁,到最后也能成一坨香喷喷的大便!网络红人也基本上就是这么炼成的。
在有了全民审丑、全民寂寞之后,下面的估计就顺理成章了,那就是全民恶搞,当严肃文化不能大行其道时,那我们就通过恶搞,来点娱乐精神乐呵乐呵吧,尤其是在经历过猫扑、网易等网站流行的YY文化、BT文化洗礼后而长大的80后们,再遇到一些热门网络红人后,会拿出高于自己几年前的恶搞精神将其BT到极致,也正因为此,“拜月神教”也就应运而生,而这次恶搞发生在以理性和严肃著称的天涯时,我也只能认为天涯也已经在全民恶搞中悄然沦陷。
当一个个论坛都充斥着恶搞贴、BT贴、YY贴时,我们能说这是一种全民精神胜利吗?如果算不上胜利,或许可以说是中国网民的集体沉沦。因为80后这代人在高房价的重压下,只能沉沦在互联网制造的全民盛宴中找到一丝快乐!
FROM:INX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