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推行科技创新理念 发展数字化照明(篇3)
推行科技创新理念发展数字化照明(篇3)
新年万言书(四)照明市场需要
1、产品与市场
市场是商品经济运行的载体,是买者与卖者为满足各自需求自由交会的场所。市场没有国界,只有需求和要求,市场上人们在价值与价格的碰撞声中形成利益的产生和失去。如何正确地掌握市场的本质对应市场的需求和要求,占有市场份额并获取经济利益,是市场竞争的内核。由此,开发符合时代和市场需求,满足使用者要求的照明节能产品,形成市场竞争能力,是照明产业和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产品需要市场,市场需要产品,市场在什么时段需要什么样的商品?是市场需求的内核。产品有没有市场?由市场和产品两个主体的本质来决定。市场的本质是:“市场永远不会拒绝任何符合它需求的产品,也永远不会理睬不符合它需求的产品”;产品的本质是:“产品品质结构与形成的可利用价值结构”。产品本质能够对接市场本质,产品就有市场,不能对接就没有市场,这个,没商量。
2、既有半导体照明产品现状不容乐观
时下半导体照明节能产品有两大块需求:一是国家节约能源保护资源战略目标的实现需求(节能改造);二是照明市场需求。二者的需求十分明确,需要能够满足使用功能、具有应用附加值且质与价相符的照明节能产品,而不是精加工的、高价格的艺术观赏品。有外国人说:“认识是行为的先导,没有足够高的认识不会有足够好的行为结果”。意识形态是决定产品品质定位的源头,既有半导体照明产品不能对应市场需求,是它本质的创造者所决定的,与产品本身无关。半导体照明产业陷入今天这种比较尴尬的境地,且迟迟拔不出来,究其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就一点:“认识不足、缺少基础且步子迈得太快”。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处着眼,否则,修来补去,把产品外表修饰得再好看,也只是自欺欺人。
目前,半导体照明产业的现状是产品观赏性越来越强,但仍然偏离产品本质,缺乏应有的厚度,不能对接当下,更不能满足未来市场及用户的需求厚度。市场出现的产能过剩,产品供大于求,仅为表面现象,事实上,市场应用和节能减排需求空间巨大而迫切,但是产品本质与市场本质对不上路,市场不消化,缺少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3、数字化半导体照明对应市场需求
中国乃至世界有着巨大的节能照明产品应用空间,实现节能环保是我国政府设置的战略目标。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两块巨大的应用空间,都在期待着符合它们需求的照明节能产品!
数字化半导体照明系统及智能照明终端产品,从共性着眼,从本质入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适市场之所需,应使用者之所求,以价值统领价格为核心竞争力,对产品的品位、质量作出科学的定位。根据市场成长规律,对产品进入市场的阶段性坐标作出合理定位,确保产品持续领先的战略地位。以先进的科技创新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融合,构建难以跨越的品质高度,以高含量低价格呈献市场,铸就占据市场份额的重锤。
八、科技理念创新是科技工作的第一要务,但需要扶持
创新是一项具有很大挑战性的工作,而理念又属于形而上层面,难度会更大,简而言之,理念的创新与形成是内涵与经历的凝聚;是实践成败的整合;是思想和认识的转化与深化;是向新起点迈进的一种跨越,不是空穴来风也不会唾手可得。
在我国,不乏科技人员的数量,科研经费也已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为什么科技领域长期出不了革命性的创新成果呢?关键在人才,而关键的关键在科技决策管理的目标导向和政策支持取向,只有拓宽人才培养和创新支持的范围,优秀勤奋的创新人才才有可能放开手脚搞创新,社会全面进步才有可能实现。
在科技领域,有人妄自菲薄,贬低民族自尊,这阻碍着科技进步,要不得。应当放手为那些敢于想象,勇于实践的探索者创造条件,积极引导,鼓励他们向新的科学领域突破,有苗头就及时跟进。否则,思想不解放,何来新发现?
科技发展是要讲革命讲超越的,不能偏重量变而少究质变;不能只图跟踪式创新以求保险,而回避超越式创新的风险;不能只顾现有看得见的科学前沿和面上繁重的攻关任务,而忽视科技重大创新的战略地位和革命性引领作用。
科技政策是哺育、激励与保护创新人才和创新苗头获得重大创新成果的根本保障,理应不受企业性质和有无科研公职等因素的制约。在实际情况中,真正有创新潜力的人才和课题,往往在学术、申请科研立项以及经费筹措上备受羁绊,难以施展其抱负。“人与物信息互通、相依共存”科技创新理念、“数字化半导体照明”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出,千呼不应,得不到支持,这都说明了什么呢?真的是不够资格吗?在民间和社会各个层面,敢于挑战科学难题,有创新思路和才能的探索者络绎不绝,然而科研条件和经费制约了他们的发展。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处在不是十分对等的竞争态势之中,有必要集聚优势资源,抓住重大创新这根杠杆着力博弈,否则,失去的不仅是科技,还有可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九.下一步工作思路
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由传统方式向现代转化转向,在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之后,正朝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道路迈进。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的问题,发展人性化经济是经济发展制胜的内核。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及一系列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强调了“人性化”的内涵和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新一届党中央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推行“人与物信息互通、相依共存”科技创新理念,发展数字化半导体照明符合国家经济发展导向和要求。
经过多年的努力,数字化半导体照明系统的产业化发展初具端倪,已具备实施大规模应用示范的能力和产品产业化生产的基础条件。发展数字化半导体照明,需要继续开展以下工作:
1.数字化半导体照明产品的大规模应用示范
示范工作蓄势待发:云龙科技承担过国家科技支撑等多个国家级示范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示范项目实施经验,并于2013年6月,在北京完成了全国首例大型公建数字化半导体照明改造的国家级示范项目。为了将我国既有大型公建推向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照明节能,需要分步骤实施具体工作,第一步专项改造大规模示范准备已基本就绪,云龙科技投入1000万元资金,筹备了六万套数字化半导体照明产品和数字化照明节能改造实施方案,蓄势待发。
示范目标与目的:示范项目本着节约办事的宗旨,以点带面的目的。拟选择5个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大型公建作为示范载体,完成总面积12万平米的数字化照明节能改造,通过示范为产品产业化充实依据,为市场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通过示范树立标杆,扩大影响,发展数字化半导体照明,带动半导体照明产业升级;通过示范让人们能够在实际应用中亲身体验“新理念”的内涵与价值。
示范载体选择方向: 侧重选择具有影响力的、实施基础条件好的照明时间长、能耗大、设备使用数量大、维护和管理难度大、维护费用高的大型公建作为示范载体,拟定大型百货商场5万平方米,中型商场3万平方米,大型办公楼4万平方米。
示范资金投入规模及来源:示范项目资金投入规模拟控制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内,平均每平米改造投入金额为83元人民币。示范项目资金来源及比例,示范载体单位投入50%,申请政府科技创新资金和示范项目专项资金扶持40%。示范项目承担单位投入10%。
示范项目实施载体和实施单位的选定,有待政府扶持资金落实后,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选择。
2. 组建中国数字化半导体照明产业链集团
本着资源充分利用的原则,整合半导体照明产业的企业资源,选择具备条件的企业形成合力,组建中国数字化半导体照明产业链集团,以实施后续工作。
3.建设数字化半导体照明系列产品产业化生产基地
产品产业化发展初具端倪:云龙科技制造的半导体照明产品,在各地多个大型公建整体应用不间断时间已超过四年,并经过用户验收,质量可靠满意。数字化半导体照明已完成了:产品企业标准制定,产品质量检测,新产品鉴定,重点新产品鉴定,高新技术产品鉴定,商标注册,国家级示范项目应用等工作。利用科技创新理念、科技创新成果、地方自然资源、国家对科技创新项目产业化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招商引资,建成集上中下游为一体的数字化半导体照明系列产品产业化生产基地(园区),形成名副其实竞争实力。
4.打造中国数字化半导体照明品牌
数字化半导体照明聚集了人性深层次需求和现代科技等多种元素,其含量具有难以跨越的高度。它的总体设计是从人性中更深层次的追求着眼,从品位含量、功能结构、应用价值入手,打造以先进的科技创新理念、科技创新技术与科学的实施手段相融合、应用功能全面、应用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泛的数字化高光效的照明节能产品,使塑造光为人类服务的作用与价值得以扩展和延伸,具有良好的品牌打造基础。
5.推行科技创新理念
“新理念”的推行,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项原则的文件要求相契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相承接。各种理念的形成与推行都不是说空话,需要有过程,要落到实处,需要政府和行业高度重视并有效引导。目前,对理念创新和成果创新还不像农民种粮食,有收购政策和保护措施,而理念创新仅有新一届党中央发出的最高指示,并没有具体支持政策和保护措施,就是等到有了政策时,距离落到实处可能还很远,具体政策措施何时能够出台、执行政策部门买卖政策的腐败行为、到那时有没有铲除都尚属未知。在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企业来完成这项工作将会困难重重,尽管如此,为了不让外国人抢先,作为国人,我们也不能等待。所以,新理念的推行只能通过发展数字化半导体照明产业,再通过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应用,让人们能够在实际应用中亲身体验新理念的内涵与价值,继而打开资源喷口,向更多领域延伸。
作者心语:
我心求新,求生命如金;
在生命的旅程中创造和求证她的价值;
每一次创新都是信念、意志、智慧和能力的考验;
在坎坷、波折、苦恼、挣扎中获得灵魂的净化与升华;
在给予中获得幸福,在大大小小的成功中获得激情的增长与释放;
生有缺,心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