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主流散热器的讲解,大家技术互相交流一下吧。

本帖最后由 caiguirong 于 2013-12-19 21:20 编辑


近阵子不忙,想给给大家说说我对几款主流的大功率散热器的看法。欢迎灯友们各类的拍砖,但不接受人身攻击。
热管散热器(非焊接式):热管的导热系数相当高,这无法质疑。有些人认为散热器的热量只需要用热管把热量迅速导出来就可以了。真的是这样吗?热量真正导出来还差几个环节呢。热管需要把热量传递给鳍片,这环节中因为生产效率问题,厂家一般都为了方便安装,而没有过多地考虑鳍片与热管的热阻。因为有热阻,热管把热量迅速导出来后,鳍片没能及时散掉,热管很快达到热平衡状态。鳍片吸收热量后传递给空气,再对流出去。在这环节中更是被厂家忽略。因为鳍片一般都是横向安装(为了方便生产),热量传递到空气后,不能对流出去。留存在鳍片与鳍片之间,严重影响散热效果。
导热途径:发热源---均热板---热管--(热阻)--鳍片---空气--(对流效果差)--对流出去。这样才能完整地把热量散发出去。
热管散热器(焊接式):鳍片镀镍后用锡焊接到均热板上,热量直接传递给鳍片。热管是辅助导热作用,把热量传递到鳍片上。鳍片是竖向安装,对流效果相对不错。但是因为鳍片散热始终跟不上热管导热速度,热管的作用最终都没发挥出来。(除非用强制对流)
导热途径:发热源---均热板---鳍片(热管起辅助导热)---空气---对流出去。这样的散热器使用强制对流,就会完整发挥该散热器效果。
相变散热器(塞铜管后灌酒精):这种散热器估计骗了不少的使用者了。热管壁为什么会有烧结层?不用烧结层可以吗?没有烧结层的热管就跟“相变导热”一样了。能达到热管原有的导热效果吗?如果真是这样子,热管厂的烧结锅炉早就拆了。没有烧结层的热管,压根就是一条铜管,里面的液体根本就循环不了。再加上铜管是压进铝散热器上的,铜与铝的膨胀系数相差很远,在冷热冲击下两者容易分离,产生空隙。铜管就相当于被架空了,热阻相当的大。
导热途径:发热源---均热板---铜管--(热阻)--铝散热器---空气---对流出去。这种散热器的效果还不如普通实芯拉铝散热器。
冷锻散热器:因为均热板与散热器是一体式的,不存在热阻。只要散热面积足够多,对流效果设计得当,这样的散热器是最好不过了。但是这种散热器鳍片面积越多,越难生产。所以冷锻散热器是中小功率灯具散热器的首选。大功率灯具使用冷锻式散热器,不太合适。
导热途径:发热源---鳍片---空气---对流出去。中间没有热阻环节,只要对流速度快(增加强制对流),这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不可忽视。
拉铝散热器LED灯具使用率最好,最可靠,生产最方便。非常适合低成本高散热效果的灯具使用。但是大功率灯具使用拉铝散热器,因为想达到较高的导热系数,就要增加接触面积,增大导热横截面积。这样做法散热器重量始终下不来,散热面积不够多。在一定的长度里面,如果鳍片做密以后,对流效果较差。所以局限了拉铝散热器向大功率方面的发展。
导热途径(实芯拉铝):发热源---鳍片---空气---对流出去。中间同样没的热阻环节,跟冷锻散热器不同的地方就是:冷锻散热器热沉是横向,拉铝散热器是纵向。这样会使得拉铝散热器质量非常重。
鳍片散热器:市面上鳍片散热器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回流焊接式,一类是非焊接式。非焊接式又分铲FIN、扣FIN、插FIN、折叠FIN等等。各有各的优缺点。例如:回流焊接式的镀镍层上镀的效果如何,过回流焊时有没有虚焊现像,从外观上都看不出来,从而埋下隐患。铲FIN鳍片上不能开对流孔,外观比较呆板。优缺点大家都很了解就不一一例出了。
导热途径:发热源---鳍片---空气---对流出去。鳍片式散热器质量轻,材料成本轻,散热面积大,导热效果与对流效果好。加工成本高,产生效率低。
不管设计什么样的散热器,最终方向还是:减少导热途径,使用高导材料,增加导热横截面积,增加散热面积,尽量利用烟囱效应进行对流,把热量以最
快速度传递给空气,然后对流出去。
很多厂家过于注重导热材料,忽略散热器的对流效果。最后还是没达到预想的散热效果。
所以衡量散热器设计好坏的标准:在单位时间内送出去多少热量。(是热传递、热对流、热辐射的综合)

回复数 2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