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LED灯管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谱组成。经科学实验证明,植物叶片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绿素对太阳光无法完全有效吸收,大部份吸收红光、蓝光和紫光三种光。经植物专家长期分析研究,植物生长至一定阶段后,光谱成份便开始对其发育生长起作用。
LED植物灯由于芯片发光单一,可配比调节出对植物更具有针对性的营养光谱,其实,光照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光合作用,光质又称光的组成,是指具有不同波长的太阳光谱成分,其中波长为410~850nm之间的光(即红、橙、黄、绿、蓝、紫)是太阳辐射光谱中具有生理活性的波段,称为光合有效辐射。而在此范围内的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植物同化作用吸收最多的是红光,其次为黄光,蓝紫光的同化效率仅为红光的14%;红光不仅有利于植物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还能加速长日植物的发育;相反蓝紫光则加速短日植物发育,并促进蛋白质和有机酸的合成;而短波的蓝紫光和紫外线能抑制茎节间伸长,促进多发侧枝和芽的分化,且有助于花色素和维生素的合成。因此,高山及高海拔地区因紫外线较多,所以高山花卉色彩更加浓艳,果色更加艳丽,品质更佳。综上所述这些是高压钠灯和金卤灯等没法相比的。
紫色光与紫外线 ( 波长 300-440nm) 是促进植物形成色素的主要光能,并直接影响植物对磷和铝元素的吸收和维生素 D 、角质层的形成,以及干物质的累积;蓝色光 ( 波长 440-490nm) 可以活跃促进叶绿体的生长;绿色及黄色光 ( 波长 500-600nm) 抑制叶绿体的活动,使光合作用下降;橙红色光 ( 波长 600-700nm) 能大大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同时,植物对不同光谱的吸收也不同,吸收最多的是橙红色光,其次是蓝紫色光及紫外线 ( 波长 300 、 500nm) ,而对绿黄色光 ( 波长 500-600nm) 则吸收较少。
植物对不同光谱的吸收也不同,吸收最多的是橙红色光,其次是蓝紫色光及紫外线 ( 波长 300 、 500nm) ,而对绿黄色光 ( 波长 500-600nm) 则吸收较少。不同地区、不同习性的植物对光照的吸收能力也不一致,喜阳植物一般可吸收落在其叶面上 80 %,阴性植物一般可吸收落在其叶面上60 % 的光线。

回复数 2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