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照明驱动之我见
LED照明行业经历了这几年,也在一灯论坛潜伏了多年,今天抽空跟大家探讨一下照明驱动。
目前市场上的照明驱动大致可分为3类,1类是阻容降压式,1类是线性式,1类是开关电源式。
1. 阻容降压的方式在现在仍然大行其道,有他存在的道理,便宜且效率高,但缺点是线性调整率差、恒流精度差,PF值很低且电流不宜大,我从不认为他的可靠性差,长达2年的试验证明,其可靠性是很好的。由于PF值的限制,建议使用于5W以下,输出电流60mA以下。注意的是,输出电压不宜过低也不宜过高,具体的大家可以自行做出线性调整率变化曲线就知道了。
2. 线性的方式逐渐在被市场所重视,尤其是串并切换、串并转换的相继出现,提高了效率,提高了PF值,但是线性调整率一样差、有频闪、灯珠利用率有待商榷,目前技术并未很成熟,但是因其成本低,尺寸小,无EMI问题,后续有巨大的潜力,值得深入去挖潜,我们在这方面还是有一些突破,但是觉得还有距离,同时因为公司保密的原因,在这里就不公开了,抛砖引玉吧。
3. 开关电源模式是最常见的,它对灯珠的要求不多,可以做隔离、非隔离,根据不同的性能要求设计很灵活,问题是尺寸大、EMI问题难、对设计人员要求多但门槛不高,目前比较推崇的浮置BUCK电路的确是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LED驱动也不仅是驱动一方的事情,包括与结构的散热和安全,与光学的伏安特性配合,与客户的需求相融为一体。
1. 安全以及结构的设计方式确定了你是该采用隔离还是非隔离,以非隔离为首选,理由是成本低、尺寸小、效率高,太好了,但是要通过系统设计有效的解决安全问题。著名的FEIT公司担心安全问题说永远不考虑非隔离,我认为是不正确的,形势是变化的。
2. 输出伏安特性一方面要考虑成本、效率和光通量,还要充分考虑串并关系以及电解电容的合理耐压。
3. 现今LED灯具越来越向传统灯具的方向靠,尤其在球泡灯烛泡灯等情况下,对于极小尺寸的需求越来越严酷。
下班,闪人,大家有兴趣探讨再来盖新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