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独墅湖高教区是苏州市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建设项目,它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南部,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3平方公里辟为研究生教育基地,将吸引8到10所国内外著名大学在城内设立研究生院或分支机构,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
1.基本概况
苏州独墅湖高教区是苏州市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建设项目,它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南部,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3平方公里辟为研究生教育基地,将吸引8到10所国内外著名大学在城内设立研究生院或分支机构,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3平方公里建设创业园地,吸引研发机构,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产、学、研一体化新机制;2平方公里为苏州大学的新校区,建设苏大理工学院;其余建设教学科研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形成了以高等教育为主体,集科研生产、生活居住、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空间。入住的校园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南京大学苏州研究生院,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苏州大学新校区,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研究院等。
2.校园环境的特征
高校校园(图1, 图2)是相对独立的特殊社区环境,既有城市社区及城市居住区的特征,又有不同于普通城市环境的元素。它具有“学习”的主要职能和“校园文化”的特质。成为校园文化的典型意象特征。校园建筑也因此具有了特定的文化色彩。无论是白天的景观设计还是夜晚的灯光环境设计,校园建筑都应体现出这种“文化特质”。
如果将文化运用到照明中,则会产生出另外一个新的概念,——“光文化”。其广义上泛指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人性化的光存在,既包括人工照明,也包括天然采光。而在狭义上仅指在人工照明中将光与色作为一种语汇附加在客观物质载体上,并与之共同构建所要表达的一种文化。校园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所形成的特定“文化”内涵可以称作是一种狭义上的文化——“校园文化”。因此,夜景照明的表意就应该通过灯光强化这种文化意象,传达这种表象的递进。

3.设计目标
在对校园建筑进行夜景照明设计时,为体现特定的“文化”氛围,应力求庄重简洁、光色淡雅明快、而不能像商业区或休闲娱乐场所那样“流光溢彩”,通过照明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诠释校园文化的内涵,突出校园建筑的艺术特征。
4.灯光设计方案
相对于其他建筑类型而言,独墅湖高教区的建筑类型又可以分为行政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休闲区等等。
经过分析,独墅湖高教区校园建筑有以下特征:
行政办公楼(图3)氛围较为庄重、典雅。建筑外面色彩以浅色居多,表面材料多为铝塑板等,在光色的选用上,以尊重建筑的原色为原则,应以暖黄光为主,一方面是建筑载体的特征,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意象表现的要求。
在建筑形体上,此楼体线条较为流畅、简洁大方、方正端庄,这样的立面效果也恰恰表现出了校园建筑文化性的纯洁与简练。因此,在照明处理时,可以采用能表现其特征的适宜的照明方式来对建筑形体加以刻画。所以在对行政楼夜景照明处理上采用了钠灯来打亮,突出建筑的大气,庄重之感。在建筑立面的磨砂玻璃上配以小巧的LED洗墙灯均匀洗亮,使整个建筑立面富有生气,恰到好处地凸显其不同于其他建筑的特色之处,形成了适度的明暗对比和良好的阴影。

为突出区域的标志性,传达积极向上和科学性的景观意向,增添校园活跃因素,体现优美浓郁的校园文化,对校园其他类型建筑的夜景照明设计时应充分剖解被照对象的建筑特征,提取传达文化信息的特殊符号,通过光影的作用强化视觉感知的效果与魅力。如图书馆,文汇广场。
图书馆(图4)是校园的阅读场所,它的设计主题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筑表面由铝塑板和大面积玻璃组成,墙体部分用黄色泛光灯照明,突出整体的稳重感,充分表达了学校稳定、端庄的形态。东立面玻璃幕的结构上用白色LED光管进行勾勒,顶部采用蓝色LED点光源进行点缀,象征着向上的冲击活力,同时也表现出学校发展节节高升的蓬勃姿态。
本文由()收集整理,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照明设计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miunjuluauvthgowtscdx.jpg
- xyookdvlpytfezlnbsqqf.jpg
- tapydxogsopcwobrixdlu.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