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世故得早已忘却了出埃及记、诺亚方舟之类故事的时候,一个艺术家正坚守着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跟世界级建筑师合作,为他的作品建造了几千平方米的展馆,并把这个欣赏艺术和冥想的空间带到各大洲的主要城市,让它永久地游牧下去。
一个展馆的无尽旅途
这个展馆称为Nomadic Museum(游牧艺术馆),是专门为展出加拿大艺术家Gregory Colbert的作品而在每一个巡展城市临时建造的,至今已吸引一千万以上参观人次。Gregory Colbert是一位艺术摄影师,他从1992年开始其作品Ashes and Snow(尘与雪)的拍摄,捕捉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水乳交融般的瞬间。由一个忠诚的私人赞助团体支持,Colbert目前已在世界各地拍摄了130多种动物。Nomadic Museum中展出的作品包括50多张大尺幅照片和若干35mm影片。随着Colbert作品拍摄的持续进行,这个艺术馆也不断在世界各地游牧。Ashes and Snow于2002年在威尼斯Arsenale(军械库)展出后,2005年于纽约曼哈顿哈德逊河54码头第一次在正式的Nomadic Museum中
亮相。这个艺术馆由集装箱错落搭建,以回收的纸管为立柱,由日本建筑师坂茂(Shigeru Ban)设计,全部使用可再生资源建造。继纽约之后,这个艺术馆继续于2006年和2007年游牧到了加利福尼亚的圣莫尼卡(Santa Monica)和东京的海滨。最新版本的Nomadic Museum搭建在墨西哥城的Zócalo(索卡洛,意为中央广场),开放至2008年4月底。这座建筑由哥伦比亚建筑师Simón Vélez与Gregory Colbert合作设计,以瓜多竹(Guadua Bamboo)构建,占地5,130平方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竹建筑物。这个Nomadic Museum将在明年3月和8月巡展到巴西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在这两座城市巡展的展馆时会有一个活的草皮铺就的屋顶。
由劳力士成就殿堂,一个致力于嘉奖和支持科学、文化、教育和艺术领域重大贡献的机构赞助,Nomadic Museum得以巡展到全世界。它在这个游牧过程中不断进化,而且没有最终的目的地。在Colbert的计划中,他将把这个艺术馆继续带到其它南美城市、亚洲和欧洲。在采访中,艺术家还表示他认真地与人讨论过把它带到中国,希望能在上海和北京巡展。

全心交流的艺术使者
Colbert在1999年构思了这个可持续的巡游世界的艺术馆。他设想了一种在每个地点方便拆卸和循环使用的结构,给他的作品的每次巡游提供一个短期的展出环境。在这里,建筑实际上是整个艺术装置的一部分。
谈到建立这个游牧艺术馆的初衷,艺术家说道:“我希望创造一个能把人们引进来,而不是让人却步的空间。Nomadic Museum是一个‘反现代艺术馆’的空间,是对已经成为艺术空间标准的白盒子范式的批判。在一般艺术空间四壁的白墙之内,作品可度量、有限定范围,也就是说可以被完全感知,在你的视线之外没有任何东西。而Nomadic Museum内的世界让人心里感觉温暖——它促使参观者更加投入,把他们带到每幅摄影作品的世界之中。”
关于游牧,Colbert说:“让这个艺术馆能够‘游牧’、巡游是重要的核心概念。在每一个新的地点,这个展出都是一个保持所到城市和区域文化特征的工具。我希望和每一个人分享我的作品——无论是一家人里老的少的,还是那些简单纯真的或者久经世故的。虽然走进展馆欣赏艺术或者沉思还是相对私人的体验,但这个展出在所到的5个地点已经迎接了一千多万人,使这个探索与冥想的体验成为众多人共享的经历。”

以水为媒,联结历史、城市、设计、艺术
从纽约、圣莫尼卡到东京再到墨西哥城,Nomadic Museum几乎已经绕着太平洋走了一圈。Colbert说:“我们并没有刻意途径海滨城市,其实墨西哥城和圣保罗都是在这两个国家的中心地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的作品与水没有强烈的联系。海洋与河流是百万个物种的家,也是生命体的诞生地。” 最新版本Nomadic Museum的选址和设计更是体现了对水这一元素的考量。墨西哥城的Zócalo广场原先由运河环绕,是阿兹科特人(the Aztecs)于1325年在德斯科科湖(Lake Texcoco)中央的小岛上建造的特诺奇蒂兰城(Tenochtitlan)的中心。现在的Zócalo广场是世界第三大广场,墨西哥城公众活动的中心,为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场所环绕。
墨西哥城的这个Nomadic Museum由两个摄影画廊和三个独立放映厅组成。两个114米长的画廊两边各有一个水道,人们隔着水道欣赏悬挂在另一侧竹制立柱之间无框的摄影作品。每个画廊的一端循环放映着短片,完整的长片在中央大放映厅中投映。 Nomadic Museum在圣保罗的栖身之所也与水颇有渊源。和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城市一样,圣保罗城最初也是建在河边的,其址名曰Vale do Anhangabaú,意为“坏河谷”(valley of the bad river)。在18世纪,这条河被一个公园覆盖,成了一条地下运河。1980年代这片区域重新焕发活力,行人多为周边办公楼中的白领和滑板族。Nomadic Museum就会建在这个公园之上,并将画廊与地下流水连通。

可持续性为重,沟通建筑设计、艺术精神、地域人文
Gregory Colbert与建筑师Simón Vélez相互吸引的关键一点是他们对可持续建筑理念的认同。哥伦比亚建筑师Simón Vélez生于1949年,是竹建筑物的倡导者,他开创了一系列竹结构系统,将竹子作为永久性结构元素,在居住和商业建筑中使用。
Colbert说:“与Simón Vélez的合作是非常棒的经历。我追踪他的作品动态很长时间了,非常赞赏他使用可持续材料建造纪念性建筑的方式。我认为竹子在未来会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它生长迅速,如果合理使用比钢铁还要坚固,而且环保。我相信Simón和我共同设计的这个Nomadic Museum是一个美丽而平和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空间。” 他还特别强调:“Simón和我都认为,如果没有一种情感理解,那些致力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各种努力就缺失了一个有力的同盟,而现代化的机器和全球化的动力则不断将本土文化边缘化,压榨那些国家的文化传统,而这些文化往往有着鼓励人们保护环境和自身遗产的教义和神话。我们相信Nomadic Museum提供了这样一种情感理解,是‘尘与雪’的理想居所。” 明年即将亮相的圣保罗Nomadic Museum在可持续化方面更有进展。艺术馆届时会有一个活的草皮铺就的屋顶,设置在一个阻凝层上,可以吸收雨水,在雨季辅助灌溉,同时自然地保持室内凉爽。这个屋顶在艺术馆所处广场周围楼宇上的办公人员和周围行人的视野中也会是一道有趣的风景线。屋顶上同时还会有一个可持续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圣保罗的电网相通,这个电力系统可以根据情况向电网吸取或回传一定电力。为了不破坏公园上的土壤和植被,整个艺术馆还会搭建在一个悬空的基座上。
本文由()收集整理,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照明设计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vcgyrwqhmysdpvmutnade.jpg
- likmdhswvzdzzgzyjvqgb.jpg
- pizhsugurxtgjxlxhtpmb.jpg
- hrbmbfrmwcfyzckvoqgfb.jpg
- zwonsmwixemfihitxtrsy.jpg
- agmzwqjhsnjiyzgiczzzv.jpg
- hbuzoauthjukrppssvqbo.jpg
- rvqgajfqtvzllpniigbkf.jpg
- ocqcmkkpfizhzotfghbqg.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