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大明湖景观照明设计方案
项目简介:大明湖历史悠久,湖名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荷,曾名“莲子湖”。宋代时又有“西湖”之称。宋代曾巩曾有诗云:“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而今,大明湖是济南泉城重要风景名胜和开放窗口,特别是扩建后的大明湖公园,将古今文化相结合,形成集游览观赏、购物娱乐、文化欣赏、饮食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区。为了将大明湖景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语言完美结合,彰显独具一格的典雅气韵和时尚品味格调。在为游人营造舒适的夜景环境的同时,实现安全、节能、突出重点景观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设计要求。我们对景区的灯光系统进行整体设计,提出了“明湖夜色耀百泉”的设计主题,和“一横一纵一环”的设计构思,并作出了整体夜景照明规划设计。
图说:鸟瞰节日总图效果图
规划内容:通过对北京什刹海、颐和园,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等城市带湖景观进行比较,我们总结出大明湖公园布局规整又富有变化,建筑大气严谨庄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属于典型的北方园林。
所以我们进行了全覆盖的分区规划,主要分为历史文化景区和生态景区,按照各个景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功能,将分区设置控制单位面积内的光通量。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全园的视线分析,分为城市视点、街区视点和湖中视点。
城市视点:在夜晚鸟瞰整个园区,通过明暗有度的灯光,将各景区有主有次的描绘出来
街区视点:站在环湖路上,大明湖公园里,树影婆娑,建筑与道路泾渭分明。
湖中视点:沿岸用灯光勾勒出的景点如梦如幻,倒映水中,并与水面有机结合。夜色中水路交融、如诗如画。
历下亭岛
在上述视线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继续进行深入分析,这其中包括:建筑、道路、桥、植物和驳岸。
1、建筑
充分考虑光源的色彩以及光效等艺术特征,根据古建形体特色,分别做整体和局部的处理。采用色温3000K小型投光灯照亮建筑顶部飞檐,利用古典照明手法营造历史沧桑感。观水建筑,是水映衬的主要元素,在勾勒形体的同时将充分考虑光影的变化。
侯船廊1
2、道路:一级道路是重要建筑及主要区域的通道,人流量较大,使用有特色造型的太阳能庭院灯进行功能性照明,满足10勒克斯的照度要求,达到景区安全性的照明需要,二级道路使用草坪灯照明,降低照度至7.5勒克斯,园区小路使用埋地灯照明,起到一种指引性作用,力求营造幽静的散步和观赏环境。
侯船廊2
3、桥:作为景区的观赏桥,将达到傍山依水渡月桥的视觉景象。在灯光塑形上将特别强调照度均匀,同时区分出功能性桥梁和装饰性桥梁。图说:鹊华桥、南丰桥
4、植物:大明湖的植物主要是水杉,松树,还有杨柳,通过四季变化,适宜的表现方式,表现其具有生命活力的动态自然主题。对重点区域的大树冠植物进行照明,对于生态区域的植物不进行照明,保护其环境。
园内植物
5、泊岸:水景灯光布置将勾勒出湖水的边界,人的视觉将在真景与虚幻中流连忘返,景、光、影的交融,将成为大明湖之灵魂。
水街
综述
本案用先进的照明设计理念创造舒适的光环境,功能性照明兼顾装饰性照明,既给我们带来优美的夜景环境又能保护原有历史园林风貌,为此,我们在此次设计中使用太阳能及LED照明灯具,体现出绿色照明的真正意义,也给后期的运营管理带来极大的实惠。整体灯光景观的建设方案将达到自然环境、建筑环境、人文环境和城市片区功能的河蟹一致,营造大明湖独特的夜文化。
灯光控制分为平日模式和节假日模式;平日模式,将环境初始亮度压低,控制区域内的亮度平衡,实现观念上的节能,创造视觉舒适的夜间环境;节假日模式,将功能性及装饰性照明全部开启,营造出节日欢乐的气氛。总而言之,环境照明是人们理想生活的物质载体,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设计,提升大明湖景区的夜晚魅力,提供方便、舒适、安全、高效率的生活方式。做到城、光、人、景的河蟹统一,让大明湖作为济南的悦目之地,让“明湖夜色耀百泉”成为济南城市发展历程的见证。
本文由()收集整理,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照明设计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