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环古城景观照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
为改善苏州的人居环境和迎接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苏州市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施了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这是一项集城市交通、城市防洪、生态绿化、景观、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该项工程在景观方面立足于白天看景,晚间看灯,景观照明工程得到了领导和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经过科学的规划,精心的设计和高要求高质量的施工,终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世遗大会期间得到了中外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灯光工程实施期间,清华大学詹庆璇教授和复旦大学袁樵博士的亲莅指导,也令人受益匪浅。本人有幸参与了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于工程结束后作认真的总结与思考,一则吸取经验教训,二则抛砖引玉,请前辈和同行们批评指正。
工程简介
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的规划范围是沿环城河(长15.3公里),内侧约100米,外侧约150米,用地面积约391.4公顷。工程的功能定位是根据苏州城市形态,秉承苏州历史文化特色及真山真水园中城的传统格局,整体上形成联系古城内外绿化系统、河道水系的一条环带,使之成为城市的水陆文化长廊,饱含绿色的生态区域,并带动周边旅游及商业的发展。景观照明作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驳岸改造工程,绿地工程,景点景观建设工程,总体规划,综合设计,配合施工。根据传承历史,科学创新的原则,构筑了展现迷人姑苏风韵的夜景灯光,为营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夜景观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灯光规划
灯光规划作为工程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与总体规划相辅相承,工程总体规划是形成一条凸显苏州历史文化、展示苏州园林和东方水城特色的绿色项链、景观精品和历史画廊。因此灯光的总体规划要求是与苏州小桥、流水、人家的城市风格相适应,以淡、素、雅为主基调,在夜间用灯光表现出苏州建筑和园林景观精细秀美的特色。
灯光的总体规划方案要求做到色调优雅、动静结合、明暗有致、以人为本、绿色照明。同时根据各个区域的不同特色,将整个工程划分为三大区域:
一是“金阊十里、盘门水城”为主的西部功能区,在该区域内保留了很多历史文化遗存,恢复了阊门至金门一线的古城墙与护城河风貌;同时为强化商业气息,营造旅游氛围,保留部分原有的民居与商贸,并建设部分与整体风貌相协调的一些建筑,包括作为第28届世遗大会会场的规划展示馆。在这个区域内夜景灯光主要是突出粉墙黛瓦的典型民居与古朴沧桑的老城墙。
二是“吴门商旅、都市驿站”为主的北部功能区。以车站和码头为中,通过道路的调整和增加绿化,将交通换乘空间与环古城开敞空间相接,通过排列有序的灯光和有充分照度的集散环境,展现和提升了城市门户的景观形象。
三是“城市山林、枕河人家”为主的东部和南部地区,以绿化和居住为主要功能,塑适理想人居环境,用优雅和富有情趣的灯光,创造了亲水和城市山林的休闲与居住空间。
设计原则
在本次景观照明设计中,一个贯穿全过程的基本原则是:紧紧抓住苏州市的历史、人文和地理特点,处理好传统与创新、自然与人工、功能与装饰的关系,根据具有前瞻性的规划方案,运用与城市文化内涵相符的设计理念,采用先进的技术,塑造出一个传承历史,又面向未来的园林城市苏州。
在该工程中所设计的灯光以在景观工程中所处的地位而言,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景物为主体,灯光作为辅助照明有效地衬托出景物在夜色中迷人的另一面;另一类是没有合适的景物可衬托或景物缺乏在垂直空间上的尺度,则灯光作为一种表现主体,成为光的艺术品。
在色彩和亮度方面,灯光设计主要根据相应的照明知识,遵循色彩和亮度在不同环境下所具有的视觉效果,以及所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等等的规律,对不同景观的照明设施采取相应的处理手段。既要避免产生光污染,更要避免出现“幽幽鬼火”的现象。
在灯具的选择和安装中,以隐蔽和安全为首要原则。虽然与驳岸、绿化、道路、房屋建筑等各施工队伍的协调和配合工作很复杂,但基本做到了能预埋的配合其它工种同步施工,不能预埋的在后期施工中注意隐藏。管线和灯具的隐蔽,既能保证美观,也为日后运行的安全性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在光源的选择中,大量选用了目前发展迅速的LED,不仅运用了大量现成的LED灯具产品,也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开发和改造了不少LED灯具。
在配电系统的设计中,考虑到景观灯光灯型繁复,数量较大,为便于维护管理,设计原则为网络结构清晰,层次分配合理,修改扩展方便。同时特别注意在安全性方面的问题,按照明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防止因设计不合理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具体案例介绍
环古城灯光工程就如一串珠链,在黑夜中光彩熠熠,而各个节点就如同一颗颗夜明珠,散发出各自迷人的风采。


环古城河东南角的觅渡揽月节点是以三水汇合之处,以水中倒影为景,欣赏波光粼粼之中的古桥、明月、长亭、迴廊,岸景水影相映成趣。因此在这个节点上,重点是做好水边的文章。特别强调的是各种灯光在水中的映象,同时,又因为是一个游人较多的码头,因此防止眩光的问题以及近水和水下灯光的安全问题是特别引起重视的。


环古城河西部的规划展示馆是第28届世遗大会的主会场,其建筑特色是汇集了苏州建筑的精华元素,将苏州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展示出来。在这里灯光的设计中,古代馆和现代馆的灯光在表现其高低错落的飞檐翘角是相一致的,但在建筑立面的表现手法上又有明显的区别。古代馆表现的是温文典雅的传统特色,而现代馆表现的是传承创新的现代风格。这是的点睛之作是两条五彩斑斓的锦鲤,白天是淡淡的白色鱼影在墙上,夜间在特殊灯具的照射下,呈现出令人惊奇的光彩。


在环古城东北部的娄门大桥西南堍,有一座五重门楼、高约13米的巨型牌坊,该牌坊正面对着护城河,正中题词为“江海扬华”,因为苏州城内河流通过娄门流向娄江,通长江而达东海,“江海扬华”所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个牌坊宏伟壮观,气势不凡,其斗拱飞檐,结构精巧复杂,如果用普通的常规的照明方式,不是效果不理想就是破环白天景观。在多次与园林和古建的设计人员研究和探讨后,决定在牌坊四角安装四基仿古的宫灯,将飞利浦的投光灯具安装在灯臂上,不同位置的灯具光束角也作相应调整,既考虑到与整个环境相一致,灯具不引人注目,以使照明效果较为理想,也没有将管线或灯具安装在牌坊上而破坏其白天的形象。


旧城堞影是在古城墙遗址上恢复起来的一段城墙,它周边地势平坦空旷,因此对于城墙和角楼我们用较为均匀的泛光将其整体烘托出来,从多个方向,在较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建筑。整体色调较为清淡,冷冷的高色温金卤灯投射在灰白的旧城城砖上,所表现出来的是古城墙凝重的历史沧桑感。


映水兰香是苏州园林中亭、台、廊、阁、轩的综合表现,充分体现了东方江南水城的风韵,将闻名于世的苏州园林艺术、建筑特色表现出来。作为一个生活情趣的体现,在这里除了传统民居的常规表现手法之外,我们设计了一款红灯笼型的庭院灯,安装在临水的木栈道上,水声潺潺灯影婆娑,产生了富有生活气息的效果,令不少市民流连忘返。
总结
在这次亮化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景观灯光照明,一定要根据城市规划所确定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历史文化内涵,运有先进现代技术,准确把握各个区域的具体特点来设计和实施,通过与规划师、建筑师、园林设计师、电气和照明工程师的密切配合,才能创造出既丰富城市夜景,又宜人舒适的环境。

本文由()收集整理,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照明设计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wajnwubhviyusttwbwnrr.jpg
  • ksssnkfsdjjkrbvdjahkt.jpg
  • pwfshjzrdsxgzfwrhiugz.jpg
  • yynosusuywoxtrgtpwrik.jpg
  • vphrswkbabrnzrrfuojlh.jpg
回复数 0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