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球泡灯、蜡烛灯、路灯还有遇到水雾问题的看过来!

本帖最后由 胶粘剂玩家 于 2013-10-27 15:42 编辑


LED蜡烛灯、球泡灯、投光灯、路灯等在点亮一段时间后外罩内壁出现水珠、水雾的现象,是LED照明灯具比较常见的问题。几乎每个月都有LED业界的朋友咨询这类问题,现在汇集成篇跟大家交流一下。
要根治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先弄清楚“水雾”是什么成份、是从哪而来的,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的针对性处理。 拆开面罩用PH试纸测试或简单用吸油纸或纸巾擦拭一下,如果PH值为中性说明是水,是湿气造成的,如果PH值是不中性说明是化学溶剂之类的物质(如果没有PH试纸用简单用吸油纸或纸巾擦拭,油和水区别还是挺明显的),就要考虑装配时所采用的密封胶、导热胶的挥发问题了。
1、如果是“水雾”是水,且灯具的密封性很好,那问题就出在配装环境湿度太大,组装的时侯把湿气闷在外罩里面了,LED点亮后内外温差,湿气遇到外罩冷凝形成水雾附在面罩了(这和冬天窗户上有水雾道理是一样一样的),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进行配装车间除湿了,管控装配车间的湿度(湿度35%以下),有条件的可以工件除湿再组装(比如球泡灯装罩子前玻璃罩子进烤箱60-80度烤30-45分钟),装配工作在湿度低的空调房进行。 没有除湿设备的情况下,最简单位的方法:用热风枪吹干外罩\LED模组灯怀,然后再进行装配。这装配环节处理好了,如果还出现水雾问题的,那就要重新检讨灯具结构的密封性好。

2、如果“水雾”是其他类化学物质,那就是灯具装配所采用的密封胶、灌封胶或导热硅脂的挥发物,受热蒸发附着在面罩形成的水雾。 粘接球泡灯罩子、蜡烛灯罩子、射灯透镜的胶水主要有:单组份硅胶、UV胶(无影胶)、AB胶(环氧类或丙稀酸类), 无论哪种胶水都要等胶完全固化以后再上老化架烧机老化,胶水没完全固化的情况下受热会有挥发的可能性。特别是采用UV胶(无影胶)的朋友要注意了,影响UV胶固化的因素有:UV灯功率(要匹配UV胶的固化能量)、工件摆放的位置和UV灯的距离、罩子的UV光透过率(乳白和磨砂的UV透过率低)、UV灯管的使用时间(随着使用时间UV能量会衰减),所以使用UV炉要实时测试UV能量来决定过UV炉的时间、调整UV灯高度、更换UV灯(UV灯通常只有800小时的寿命),用UV粘外罩的灯具起雾的主要原因就是UV没干透受热挥发形成的水雾。(楼主觉得UV胶的确是好胶水,但是要会用。)
LED照明行业中粘球泡灯、蜡烛灯、面板灯的外罩用硅胶是最普遍的(如704 、906等比较常见的型号),这种硅胶属于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RTV1),其固化基理: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反生硫化交联反应,同时有副产物产生。按照副产物不同分为脱酸型、脱肟型、脱醇型,脱出的小份子其分子式越大越容易以液态形式出现(初中化学学的),附着在外罩内壁形成水雾。而分子量:酸>肟>醇, 所以在选型的时侯要选脱醇型的,通过定量点胶,控制最佳点胶量,把挥发物对灯具的影响降到最低。有条件的可以采用自动点胶设备,点胶效率高,点胶量和一致性控制好。

还有就是导热硅酯的“出油率”、“挥发性”是选型时要考虑的问题,品质不好的导热硅酯在LED工作的温度下就会析出硅油(有些更差在开罐的时侯就可以到表面有一层透明硅油)会滴落在罩子上形成液珠。这里插播一个:硅胶硅酯涂胶量不是越多越好,涂厚了反而热阻高导热效果差,在满足填充了所有缝隙的前提下是越薄越好。涂硅酯工艺可采丝网印刷工艺,(采用0.1-0.15厚度的丝网)效率既高又能保证涂胶量和一致性。

如果纰漏之处,欢迎指正交流 胶粘剂玩家QQ 147134971

回复数 13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