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特VS阿森纳。。。。两种风格的较量。。。。
看足球快十年了,足球,终身最爱。看完多特VS阿森纳后随便写的。
我们都知道,阿森纳和巴萨都是以短传配合撕破对手防线为主的球队,早年阿森纳和巴萨都NB的时候,坊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娜娜的打法节奏更快,巴萨的打法节奏更慢,而当快节奏遇上慢节奏时,获胜的肯定是慢节奏。
其实原文是不是这样的我真不太确定,这句话有些年头了,我早都忘了是谁说的了,以我那颇为糟糕的记忆力也只能给你们回忆一个大致的意思,
此时此刻拿出来跟你们显摆也并不全是因为我打算骗精华了,而是我对这句话真的是打心底里的认同。。
锅一向以为,在同样保持控球的基础上,快节奏能好更有效的撕开对手的防线,可我们都知道,巴萨那只梦三在进攻端的威胁并不小于那只阿森纳,甚至要大于他,这又是为什么那。。
别着急,因为那句话还有最后一句,因为慢节奏想要打出来需要更好的球员。
注:这句话出现的时候梦三和小法的阿森纳还未碰面。。。
让我们对比一下巴萨和阿森纳的前场阵容,小法时代的阿森纳前场虽然也有不少巨星,但跟巴萨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小法最巅峰的时候也未必比伊涅斯塔强,而阿德巴约等人跟埃托奥和哈维比起来更是天差地别,至于梅西,我艹这特么还用我说吗。。。。
正是靠着这批天才般的球员,巴萨罗那才能通过慢节奏频频打出大比分,而失去了这批球员。。。。。嗯,想想那年世界杯夺冠的西班牙,几乎同样的打法,几乎同样的节奏,在后防加强的情况下,全程7场比赛下来一共进了几个球???
而那只西班牙,只是将梅西换成了比利亚。。。。
那问题来了,既然快节奏能更好的撕开防线,那么为什么巴萨不选用更快的节奏那??原因去年的拜仁就告诉你们了,因为更快的节奏,意味着更多次的丢球。。
让我们来详解一下短传渗透这种进攻打法,我们都知道,一次进攻,完成的传递次数越多,最终射门的那一下就更具威胁,因为在无数次的传递中,对方完整的防守体系已经被进攻方用传球撕扯的不成样子,而进攻方的传球也会找到一个更舒服更有威胁的打门位置,这是短传渗透最华丽最犀利的地方,就好比那几年的娜娜,那前场配合打的,几乎能给人家传门里。
不过这种进攻其实是有隐患的,因为一次进攻进行更多的传递就意味着更多失误的可能。。
让我们来举个例子,A队完成一脚攻门需要十次传递,B队完成一脚攻门需要三次传递,当然最终射门机会的威胁性上,A队要比B队高,因为十次传递出来的机会大部分情况下都要比三次传递出来的机会要好,但你一脚射门需要十次传递意味着对方防守球员有十次的机会进行阻截,而三次传递就意味着对方防守球员只有三次机会机会进行阻截,也就是说,A队的进攻要比B队更难完成。。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一旦在前场串接配合时被断球,防守方就马上可以进行反击,而如果防守方的前场球员有足够的迅速向前推进能力,同时你又没有足够的力量对这种快速反击进行破坏或者阻截,那么恭喜你,你的后防线就将直面对方的进攻球员,至于丢球不丢球,那就要看老天眷恋了。。。
那两年的娜娜为什么老输给车子甚至后来的曼联??后防大巴一摆,逼抢节奏上来,只要让我逮着你的失误来一个断球,再配一脚高质量的一个长传,前场几个攻击小组瞬间就直面娜娜那脆弱的防线,这特喵的谁能扛得住???
而巴萨的慢节奏就是因此而来,慢节奏意味着每一脚传球更精准,对方防守的难度也就相应更高,就拿曼联来说,巅峰的巴萨可以在90分钟内让曼联抢不来,活生生的溜你玩,你让快节奏的阿森纳试试??
再举个例子,为什么阿森纳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一个跑动范围能力很大的防守型中场,而巴萨则可以放心大胆的让影帝布挤掉YY图雷做首发??因为那时候的巴萨还真的不需要。。。
废话着废话着又废话多了。。咱还是说多特和阿森纳吧。。
我不认为防守端的疯狂逼抢就是短传渗透的克星,因为防守端的疯狂逼抢是以失去位置为代价的防守方法,一旦逼抢不成功就意味着你身后有大片的空当可以被对方利用,但我同样不认为控球是疯狂逼抢的一种压制,那都是给梦三拍马屁拍出来的结论。。疯狂逼抢意味着进攻方的每一次拿球和传球都极不舒服,你拿球不舒服,就很有可能造成被抢断,你传球时不舒服就很有可能会传丢或者被对方拦截,而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会制造大量的丢球。
我一直觉得,这两种风格是两个对立面,谁更强,谁就有优势。。
玩短传渗透的球队,球员个人摆脱能力,大伙的接应球能力,传球精准度等等越高,玩逼抢的就越难断下球。
而玩逼抢的球员,球员的个人防守能力,大伙的跑动能力,切割空间的意识越高,玩渗透的就越危险。
恩上面这几段话可能比较难理解,你们要听不进去锅就给你们打个比较容易理解的比喻,短传渗透和疯狂逼抢就像一段婚姻里的男女关系,男的强势女的相对就老实点,女的强势男的就特喵的得去跪搓衣板,男的女的要是一样强势的话。。。。那男的还是要跪搓衣板。。
因为在足球里,进攻相对于防守要更难些,这跟男的永远斗不过女的是一个道理。。
说啊说啊的又说多了。。。大略的跟你们聊下。。。
阿森纳上半场能拿个1:1真是烧高香了。。
这场比赛的上半场让我想起了上赛季阿森纳主场对拜仁的那一场,全场下来拜仁给我的感觉就是场上多上了一个人,不管在哪里,阿森纳的球员面临的都是一个包夹的态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托短传配合向前推进几乎不可能,而相反的,每一次断球都会形成一次强有力的反击,阿森纳那场比赛就是这样被打爆的。。
这场多特也一样,整个上半场多特将阿森纳前场的几个人切割成各自独立的个体,这导致阿森纳过了半场几乎没有像样的配合,只能偶尔通过边路这个相对来说空间更大的方面进行零零散散的几次进攻,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跑动的基础上的,当比赛进行到第80分钟时,直播给了一个跑动距离的数据,当时阿森纳每个人的平均跑动距离是8.7KM。。多特则是9.7KM。。这个数据意味着多特活生生靠跑动多出了一个人,实际上多特差点就在上半场就将阿森纳给跑死。。
上半场有整整20分钟的时间,场上的节奏都是这样的,阿森纳推进被断,然后多特迅速展开反击,几秒内就形成了多特进攻几人组VS阿森纳防守几人组的局面,也就是多特这群进攻球员个人能力略差一筹,不管是个人突破能力也好,传球时机的把握也好以及无球人员的跑动也好不够强,这才没有最终形成威胁,你要换成拜仁前场几人组,让罗本和里贝里等人跟娜娜玩,上半场就能给你结束战斗,别特喵的觉得我在扯淡,上赛季娜娜怎么死的??
不过下半场就是另外一个局面,温格在下半场做了三个改变,而这三个改变将比赛的局面给扭转了过来。
第一个改变,就是娜娜整体前压,从下半场开始到80分钟丢球,这整整35分钟,娜娜除了俩中卫几乎所有球员都特别积极的向前压,在阿森纳前场配合最顺畅的那段时间,娜娜前场的人数并不少于多特的球员,人数多意味着你出球点多,出球点多意味着你拿球球员的可以选择的传球路线多,这会使防守方更加的难以应对。
而上半场阿森纳是什么情况,上半场阿森纳进攻端几乎没有几个人,有一个镜头最明显,当时娜娜还在落后,小威胁在边路拿到一个界外球,大眼一看周围居然全是多特的球员,娜娜的球员都在后场缩着那,最后小威胁连比手势,才有人跑到前面接球。咱先不论进攻是不是有威胁,你连人都不上去,你攻个毛线。
这就是被多特那一波波的反击打怕了,大家不自住的往后缩,越不往前,前场球员就越孤单,越孤单就越容易被人切割,越被切割就越容易丢球,越丢球。。。。。。还是那句话,跟上赛季的拜仁的上半场一模一样。
第二个改变就是让272更多的在边路活动,这是绝对的妙招,像272这种拿球能组织能制造威胁的球员时需要一定的空间的,如果272没获得这种空间,那么他注定就会处在一个消失的状态,而下半场将272挪到边路后,他的状态就明显提高,因为边路的空间要相对较大,较大的空间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拿球组织,这是272在上半场最缺的。。昨晚看比赛的来回忆下,整个上半场你见到272有出境???完完全全的给弄隐身了。。下半场移到右边路,272制造了好几个威胁,卡索拉那脚打上门框的射门是谁助攻的??就是272.。。。
第三个改变就是换下小威胁,我不是说小威胁就一定比卡索拉差,但面对对方如此高强度的切割防守,习惯多带球的小威胁会更容易陷入对方的包围圈中,相反处理球更经验老道的卡索拉则要更加适合。。。
这三个改变下来,娜娜的场面明显比上半场好多了,从小威胁下去开始到娜娜丢球的那段时间,娜娜进攻越来越顺,配合也渐渐起来了,用一句场面话来说,节奏开始慢慢的被阿森纳所掌控,我在那个时候都觉得,阿森纳这场很有可能要赢下来了,楼主甚至都预见到娜娜球迷在赛后的狂欢了,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多特反击打成了。。。
哎。。这都是平时不攒人品造的孽啊。。。
真的,整个下半场直到进球之前,多特的反击基本上都毫无威胁,一个是断球次数明显降低,另外一个娜娜对防线的保护也明显加强,多特几乎很多时候都处在一种进攻停泻的状态,但人家硬是抓住一个机会进球了。。。
足球有的时候就是这么有意思,整个上半场阿森纳前场极度不顺的情况下,阿森纳进球了,整个下半场阿森纳进攻越来越顺的情况下,自己丢球了。。。整个上半场多特反击最风风火火的时候,多特没进球,整个下半场多特进攻毫无威胁的时候,多特进攻打成了。。
阿弥陀佛的,为什么足球一直那么有魅力,因为你永远都预测不到它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总结一下吧,这场比赛并不是一场简简单单的一场比赛,这是两种战术风格的对抗,整场比赛进球虽然不多,绝佳的机会也没几个,但水平真的很高,也很精彩,这就是欧冠,最好的球队。。。最高舞台。。。最极致的较量。。 好了,我想写的,写完了,对于那些看完全文的人,我说声谢谢,锅写了4000多字,为的就是你们能读完全文,如果你觉得全文太枯燥,那么你们光看蓝色的那一段就行了,那才是我对本场比赛的看法,之前都属于个人瞎扯着玩。。
最后,小R诚心诚意的对各位说一句,楼主这人一向嘴贱的很,如果楼主一不留神黑到了哪只球队。。。。。。
特喵的你原谅不原谅也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