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面临危机 iOLED或将成为新一代主导者
NHK与日本触媒为实现可弯曲显示器,开发出了元件构造与正常元件相反的OLED元件“iOLED(Invert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iOLED的电子注入层(EIL)材料通过采用自主开发的材料,比普通构造的OLED元件提高了发光效率。而且还确认了iOLED对氧气和水分的耐受性远远高于普通构造的OLED元件的特性。  我们正在研发薄型、轻量、可弯曲的柔性显示器(图1)。如果能推进这类显示器的技术开发,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观看高画质影像信息的移动电视,而且,将来家中有望导入可获得身临其境般的高临场感的超大屏幕电视。因为产品轻量可弯曲,容易搬进房间内。实现柔性显示器的关键技术是耐氧耐水的有机EL元件,我们在全球率先展开了研究开发。
 图1:计划实现柔性显示器  如果能实现柔性显示器,影像内容的视听方式将发生变化。小型显示器将可以自由搬运,100英寸级的大屏幕显示器也有望导入家庭。通过提高耐氧、耐水的OLED元件“iOLED”的性能,采用塑料基板的柔性显示器有望延长寿命。
  劣化的主因是碱金属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或OLED元件是层积了非常薄的有机膜的自发光型元件,有望实现超薄型显示器,可以说是最适合柔性显示器的显示技术。近年来,采用OLED元件的柔性显示器研究取得了一些显著进展,2013年5月举行的国际会议“2013SIDInternationalSymposium,Seminar&Exhibition”(SID2013)上,也报告了326ppi(pixelperinch)等精细度非常高的显示器,以及最大尺寸为14.7英寸左右的显示器。
  以往的普通OLED元件(普通OLED)先在基板上形成透明阳极——ITO膜(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然后在其上成膜空穴运输层(HTL)、发光层、电子运输层(ETL)等多种有机层,最后形成电子注入层(EIL)和阴极(图2(a))。通过从外部为元件加载电压,从阴极注入电子,从阳极注入空穴,在发光层复合。通过复合激发有机分子,从而发光。
  图2:普通OLED与iOLED的积层构造差异
  • 2(1).jpg
  • 1(1).jpg

回复数 8 切换时间排序
需登录后查阅, 加载中......

目前注册实行审核/邀请制,欢迎灯友邀请好友注册,下载币奖励
邀请注册

为什么注册要审核

目前新版公测中,有任何BUG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
提交问题

或如无法回复,请访问此地址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