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芯片企业角逐 LED应用市场风起云涌
LED外延片、芯片是整个LED产业链的上游部分,上游产业的衬底、外延材料与芯片制造,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行业,约占LED行业利润70%。目前我国的LED芯片制造成本虽然相对外资产品较低,但在芯片技术上的投入比例依然很大。一直以来我国的LED芯片产业相对薄弱,随着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提升,我国的芯片产业也取得长足进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近两年来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Part1:芯片市场解读
一、国内LED芯片市场风云变幻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的LED产业迅速发展,十年间从开始的十几家外延芯片企业发展到现在的近百家,从最初的4个产业化基地发展到现在的7大产业化基地(厦门、上海、大连、南昌、深圳、扬州、石家庄)、6大LED产业聚落(西三角、环渤海、长三角、两湖一徽、珠三角及闽赣),产值从120亿元增加到现在的1560亿元。成立了一批有代表性的LED外延、芯片的企业:厦门三安、江西联创、广东德豪润达、厦门乾照、杭州士兰明芯、武汉迪源、华灿光电等,其中有部分企业做大做强并成功上市,诸如三安光电、乾照光电、士兰明芯及华灿光电等。
但是,与国际巨头企业相比,我国芯片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目前国内LED市场又呈现出诸多不稳定因素,尤其是LED显示屏领域更是风云再起,难继当年辉煌。其主要表现就是产能过剩、利润遭腰斩。
从2010年开始,中国LED芯片产业的疯狂投资直接导致芯片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不断下跌。随着各路资本的纷纷出手,LED产业明显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而且,在高端领域国内厂家并没有分到太多的市场份额,只能在中低端大打价格战,造成结构性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再者部分芯片企业依靠政府补贴采取低价占领市场策略,直接导致芯片市场厮杀一片。受此影响,2012年国内九成LED芯片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部分没有资金支撑的企业已经倒下,中国LED芯片产业已从早期的技术竞争转变为资本竞争。
二、LED显示屏芯片市场格局重组
随着国产LED显示屏芯片技术的提高,当前,国内LED显示屏芯片国产化率超过70%以上,并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与国产LED照明用芯片相比,国产LED显示屏LED芯片技术水平已经非常接近国际顶尖水平。越来越多的国内LED企业开始采用国产LED芯片生产高端显示屏,从蓝绿光LED芯片进口数量上来看,进口率逐年下降。可见,国内LED显示屏专用芯片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
受制于终端应用产品价格的下降,LED显示屏专用芯片的价格也是直线下滑,利润率严重压缩,再加上照明市场的异军突起,许多LED显示屏芯片企业开始加大对照明芯片的投入力度,或者积极调整战略,格局重组的现象分外明显。
2012年,三安光电通过认购的方式,成为台湾璨圆第一大股东,该动作一经报道,立刻引起各界的广泛讨论。此外,三安还通过其子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垂直整合行为。同时,在LED照明行业及市场的一片回暖声中,三安光电原本搁置两个多月的芜湖二期项目重新募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