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sbdt2 于 2013-8-1 17:00 编辑
一、半波整流电路
图5-1、是一种最简单的整流电路。它由电源变压器B
D
和负载电阻Rfz
,组成。变压器把市电电压(多为220伏)变换为所需要的交变电压e2
,D
再把交流电变换为脉动直流电。e2
,是一个方向和大小都随时间变化的正弦波电压,它的波形如图5-2(a)所示。在0~π
时间内,e2
为正半周即变压器上端为正下端为负。此时二极管承受正向电压面导通,e2
通过它加在负载电阻Rfz
上,在π~2π
时间内,e2
为负半周,变压器次级下端为正,上端为负。这时D
承受反向电压,不导通,Rfz
,上无电压。在π~2π
时间内,重复0~π
时间的过程,而在3π~4π
时间内,又重复π~2π
时间的过程…这样反复下去,交流电的负半周就被"削"掉了,只有正半周通过Rfz
,在Rfz
上获得了一个单一右向(上正下负)的电压,如图5-2(b)所示,达到了整流的目的,但是,负载电压Usc
。以及负载电流的大小还随时间而变化,因此,通常称它为脉动直流。 这种除去半周、图下半周的整流方法,叫半波整流。不难看出,半波整说是以"牺牲"一半交流为代价而换取整流效果的,电流利用率很低(计算表明,整流得出的半波电压在整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即负载上的直流电压Usc
=0.45e2
)因此常用在高电压、小电流的场合,而在一般无线电装置中很少采用。 二、全波整流电路 如果把整流电路的结构作一些调整,可以得到一种能充分利用电能的全波整流电路。图5-3 是全波整流电路的电原理图。e2a、e2a,构成e2a、D1、R
fz与e2b
、D2
、Rfz
,两个通电回路。 全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可用图5-4 所示的波形图说明。在0~π
间内,e2a对D1为正向电压,D1
导通,在Rfz
上得到上正下负的电压;e2b
对D2
为反向电压,D2
不导通(见图5-4(b)。在π-2π时间内,e2b
对D2
为正向电压,D2
导通,在Rfz
上得到的仍然是上正下负的电压;e2aD1
为反向电压,D1
不导通(见图5-4(C)。D1
、D2
轮流导电,结果负载电阻Rfz
上在正、负两个半周作用期间,都有同一方向的电流通过,如图5-4(b)所示的那样,因此称为全波整流,全波整流不仅利用了正半周,而且还巧妙地利用了负半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整流效率(Usc
=0.9e2,比半波整流时大一倍)。 图5-3所示的全波整滤电路,需要变压器有一个使两端对称的次级中心抽头,这给制作上带来很多的麻烦。另外,这种电路中,每只整流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是变压器次级电压最大值的两倍,因此需用能承受较高电压的二极管。三、桥式整流电路e2
为正半周时,对D1
、D3
和方向电压,Dl,D3
导通;对D2
、D4
加反向电压,D2
、D4
截止。电路中构成e2
、Dl、Rfz
、D3
通电回路,在Rfz
,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半波整洗电压,e2
为负半周时,对D2
、D4
加正向电压,D2
、D4
导通;对D1
、D3
加反向电压,D1
、D3
截止。电路中构成e2
、D2
、Rfz
、D4
通电回路,同样在Rfz
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另外半波的整流电压。上述工作状态分别如图5-6(A) (B)所示。Rfz
,上便得到全波整流电压。其波形图和全波整流波形图是一样的。从图5-6中还不难看出,桥式电路中每只二极管承受的反向电压等于变压器次级电压的最大值,比全波整洗电路小一半! 桥式整流电路如图Z0705所示,其中图(a)、(b)、(c)是它的三种不同画法。R
L组成。四只整流二极管接成电桥形式,故称桥式整流。u
2的正半周,D1、D3导通,D2、D4截止,电流由T
R次级上端经D1→ R
L→
D3回到TR
次级下端,在负载RL
上得到一半波整流电压。u2
的负半周,D1、D3截止,D2、D4导通,电流由Tr
次级的下端经D2→ R
L→D4
回到Tr
次级上端,在负载RL 上得到另一半波整流电压。UL
= 0.9U2 GS0709I
L = 0.9U2/R
L GS0710I
D=I
L/2 = 0.45U
2/R
L